关于中秋咏月的古诗词三首(一首意境绝美的中秋咏月诗,典雅高华)

2024-01-09 02:24   geyange.com

关于中秋咏月的古诗词三首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千百年来,中国人头顶的明月从未褪色。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再到张融《别诗》:“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月亮的意象越来越寓意深刻,细腻动人。

进入唐代,月的意象有了更多情感投射,无论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月下独酌》、《关山月》,抑或是杜甫的《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月亮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不但高悬在夜空,也映射在人们的心里。无论是送别还是团聚、宴饮还是悼亡、咏史还是羁旅,月亮都用一缕微光排遣着忧伤寂寞,并最终和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关联在一起。

唐代是中秋的初步形成期,月亮神话、对月崇拜与中秋祭月的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到汉代时,月亮和中秋还没有任何关联,祭月只在皇宫贵族中进行,鲜见百姓祭月。进入唐代,社会稳定,人民富足,中秋祭月、赏月十分盛行,据清代官修大型类书《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记载:“《唐太宗纪》,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出现了许多咏月的名篇,中秋节也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每年中秋节这天,无论是京城长安,还是村里街巷,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准备丰盛的酒食对月祭祀,载歌载舞,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光。

在这些咏月名篇当中,以文思高妙、笔法静美而被唐玄宗激赏为“文场元帅”的盛唐重要诗人张九龄,有一首五言律诗《望月怀远》,在意韵的开拓、意境的营造、情思的铺展等方面,写得颇有神采。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首诗。

望月怀远

关于中秋咏月的古诗词三首

题解:

这首诗的诗题是《望月怀远》,“怀远”就是怀念远方的亲人。诗题之意就是诗人在月圆之夜举头望月,怀念亲人,情不自禁,写下这首千古名作。

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从此,唐朝进入长达十九年的李林甫时代,开元盛世也一步步蜕变为天宝乱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这首诗是张九龄罢相之后所写。

张九龄不是一般的诗人,他还是政治家,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他的诗风上承陈子昂,下开李太白,给唐诗定了一个典雅高华的调子,尤其是五言古诗。

注释:

1. “海上”二句:谢庄《月赋》的“美人远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2. 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此处指作者自己。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3.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4.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5. “不堪”句:化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的“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之句意。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赏析: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起笔就点题,明月出海,视野开阔,纵横捭阖,意境阔大,气象雄浑,不愧是千古佳句。诗人看到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想起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一定也和自己一样,看到了同样的明月。

诗的前两句通俗易懂,近乎脱口而出,毫无矫揉造作,可谓直心见月,为读者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海上明月图。诗中的动词“生”用的极其自然,此“生”非“升”,除了带有升起之意,更多的是生机之意。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中说“池塘生春草”;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杜甫在《望月》中说:“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些诗中也都用到了“生”字,相比于“升”,寓意更丰富。“升”仅仅是一个连贯的动作,而“生”是从无处来,也是从有处来。就像白居易所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月一直都在,从生处升起,从落处落下,如此往复,从不停歇。诗人未必没有见过,只是这一次看到“海上生明月”,心态略有不同而已。

张九龄罢相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朝中大权由李林甫、杨国忠此等奸臣把握,而且,张九龄罢相之前,曾经上奏唐玄宗,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狼子野心,有谋反之相,请求皇上处斩,而玄宗却坚持放虎归山,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玄宗悔之不及。

张九龄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表达了自己的殷殷期望和无限忧伤。据说张九龄仪表不凡,气质高雅,被誉为“曲江风度”,这种风度清辉四溢,清雅耀人,就像大唐夜空的一轮明月,“委婉深秀”,澄澈如月。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天他所望见的明月,还有可能是另一个心明如月的自己。

海上生明月”扣住了“望月”, “天涯共此时”扣住了“怀远”。一句写景,一句入情,短短十个字,气象高华,自然浑融。并引出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所谓“情人”指世间有情之人,因为有情,才有牵挂,因为牵挂却不得见,才会“怨遥夜”。诗人自己当然也是有情众生中的一位,那么,这些有情之人,尤其是诗人为什么看到一轮圆月而平添怨憎呢?因为圆月让他们“竟夕起相思”。

“竟夕”是通宵之意,也就是说诗人望月怀远,一夜未睡,可见心底的“相思”多么深重。至于诗人为谁起相思,诗人并未说明,从全诗来看,一定是跟自己一样的“有情人”。月亮那么圆,可是相思之人却相隔那么远,此中情思,怎不令人心生怨意。

颔联顺承前首联,诗人因望月而怀远,因怀远而情思,因情思而无眠,因无眠而觉长夜遥遥,句句不离月,从室外写到室内,层层布景,徐徐铺情,情感细腻,密密缝织,把“望月”与“怀远”融合在一起,写得独具匠心,借月排遣心中的寂寥忧伤。唯一值得慰藉心灵的,就是“天涯共此时”。

那么,诗人一夜未睡,除了望月,还做了什么呢?诗人在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略作转折。以两个动作“灭烛”和“披衣”详细描述了诗人对月无眠的实情实景。诗人熄灭蜡烛,披上外套出门赏月,夜晚的露水沾湿了衣裳。

诗人又从室内走到了室外。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月光醉人,诗人甚至觉得烛光都是多余的。既然室内每一个角落都被月光彻照,蜡烛就显得多余,所以诗人先去灭烛,然后走出室外,秋夜的露水自带凉意,紧接着一个动作就是“披衣”。

今晚月光到底有多美?诗人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月光如水,能够洗净天下万物,让天地之间无比澄澈光明。

诗人沉浸在月色中,拓宽了“望月怀远”的心情,驱散了诗人因为罢相以来心中的阴霾。张九龄罢相后写过《感遇十二首》,其一为:“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以兰桂自比,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德,以草木自喻高洁的人格,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愿。不过,诗人内心自有芬芳,也愿意为大唐做点事情,但遗憾的是,生不逢时,身不由己,只有退而求其次,守住本心。诗中的哲思引令人玩味,寓意十分深刻。

回到这首诗,诗人的“怀远”之情到此为止了吗?并没有,诗的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呼应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室外的月光那么美,但却没办法捧在手里送给你。明月入怀,秋风出袖,诗人想掬月在手,然后送给自己思念的远人,但是月光何以能够任人捧在手里,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魏晋时期陆机有诗云“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月光余晖脉脉,人见人喜,就是“不盈手”,张九龄化用此诗,表达了想和他人分享美好,却无法实现的遗憾。既然无法捧给你月光,就只能回去睡觉,希望能和你在梦里相见,共赏月色,“还寝梦佳期”,与天涯共此时异曲同工。

《望月怀远》凝练雄浑,境界阔大,“月”这个物象与“情”这个意兴,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从实景写到了梦境,从室内写到室外,以海上明月为背景,引领读者走入一个视野广阔的世界,以深邃的情感,奇特的构思,写出了中秋圆月的幽清意境及缠绵情怀。尾句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被称作“五律中《离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