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玩庐山的时候写了哪些诗句 从苏轼兄弟的游记中看庐山景色与北宋文风

2023-12-15 09:41   geyange.com

苏轼游玩庐山的时候写了哪些诗句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前人曾讲到宋朝是一个文弱的朝代,这主要反映在两宋时期和相交界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败多胜少。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与秦、汉、隋、唐的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之富强,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这是宋代统一的新姿态。”但宋代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建设和科技文化异常繁荣的朝代。陈寅恪先生曾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里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对宋代文化昌盛的局面做了极高的评价。对宋人的文章,陈先生又在<<论再生缘>>里讲到“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于上乘。”我对宋代的探究,是和陈寅恪先生的史论是分不开的。

我对于庐山的探究,是偶然想起苏轼在<<题西林壁>>里讲“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句诗的。宋人游记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不过和明清时期相比还是偏于少数,正如周振鹤先生在<<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中讲到,“在宋游风已稍杀于少数”。确实,在平惠善,陈元垲主编的<<庐山历代游记选择>>中宋人游记只占四篇,游人数量的偏少,致使分析宋代庐山游览的见闻相关论作并不多见。我做北宋庐山游记的探究,是和周先生这句分析是分不开的。

苏轼和苏辙是北宋中后期文坛上杰出的文人,前人论及他们的文章,或分析他们生平,或分析两人的仕途,或是对其诗词做分析。据我的搜集发现,对于苏轼和苏辙庐山游记,写文章的人不多见。我觉得分析一下二苏文集中关于庐山游览的见闻,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况且在我分析他们游记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想法:我想了解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的情况,我觉得分析他们的游记是可以看出北宋的文风的。

关于苏轼和苏辙游览庐山所做诗句,因为二苏文集中未载具体时间,学界的很多前辈在讨论诗句时间时,有很多种说法。本文只是采取了学界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一些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本文只是两人在庐山游览见闻的一个初步总结性的报告。不能算作是论文,请读者谅解。

一.二苏庐山游记的基本概况。

⑴苏轼游览庐山的基本概况。

关于苏轼游览庐山的情况,可见于<<东坡志林>>中<<记游.记游庐山>>。苏轼做此文的时间不详,但可以根据相关典籍中的记载来进行推论。这篇文章有一句引发笔者的想 象,“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根据苏轼的诗文“竹杖芒鞋轻胜马。”可推断苏轼做此文应作于贬官黄州之后。关于苏轼被贬一事,是与“乌台诗案”相关的。乌台诗案是一场北宋文人之间的党争,史籍里记载如下: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及子过传>>载“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糵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鍊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元丰二年,1079 年)庐山与黄州仅一江之隔。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零一>> 起神宗元丰二年十一月尽是年十二月 。“始,安礼在殿庐,见御史中丞李定,问轼安否状,定曰:「轼与金陵丞相论事不合,公幸毋营解,人将以为党。”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 .老苏 二苏 >>载“苏轼以吟诗有讥讪,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台差官追取。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叹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如意。”

据此三书史料,我初步推断为 1079 年之后。

在推断苏轼写作日期时,受到孔凡礼先生撰写的<<苏轼年谱>>的帮助,书中有这么一句“<<东坡先生祠堂记>>载“……闻先生自黄移汝……适筠见子由””、“二十四日,至庐山北麓,夜宿圆通寺”在元丰七年,1084 年第一次出现了关于苏轼进入庐山的记载。可见苏轼第一次游览日期,应为 1084 年,这篇<<记游庐山>>中的不少诗句,应做于此时。

苏轼文章记载的景点有如下几处,开先寺,漱玉亭,三峡桥,西林寺。还有未被记入其中的圆通寺,且苏轼在这篇游记中附了大量诗句,这是游记中的一个特色。

苏轼初入庐山时的见闻是这样的“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从此句的描写可见苏轼对庐山景物的惊讶与喜爱。紧接着“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 从这一句中可见苏轼在当时名气极大。纵使走在山中,也有人知晓他的身份。苏轼受此感染,留下一首绝句: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从此诗中可见苏轼一人游览的旷达,和对自己身处其中被人知晓的惊讶。

苏轼觉得这首诗有点荒唐,后又作一首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可见苏轼认为对于庐山的认识,还是等自己成为庐山的故人才行。

苏轼后游览开先寺,在此处被僧人要求作诗,这首诗描写寺庙旁边的开先瀑布,苏轼见此瀑布在漱玉亭。此诗为“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关于此诗中所言的徐凝,也曾有一诗留下,“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在自己写的诗前做一序“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 戏作一绝。”从苏轼对徐凝这首诗的评价来看,苏轼确实有轻视徐凝诗句的意思。然明人杨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可见文人的对于诗词的品评是不一样的。

晚上苏轼借宿圆通寺,与迁长老唔谈自己父亲与慎长老的两人的相知,相遇。十分感慨,又作诗一首:

<<过圆通寺>>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图参雪窦禅。袖中宝书尤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何人更识稽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迁长老出示元丰六年慎长老生前和苏轼寄给贬官在筠州的弟弟苏辙的诗。又十分感慨,又和诗一首: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到处觅穷通。偶留一诀千山上,散做人间万窍风。从这两首诗的相关诗句,可见苏轼对佛学的倾向。

苏轼游览三峡桥的时候,在此处又留下一首绝句,这首绝句为“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箇是庐山。”这首诗的第一句“自昔忆清赏”中隐藏一个故事: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谈到,“读子由记,便如在堂中,见水石阴森,竹树胶轕,仆当为书之,刻石堂上,欲与庐山结缘,他日入山,不为生客也。”从绝句的内容来分析,苏轼对三峡桥的是有别样的情感的。若结合<<东坡志林>>的记载来分析,志林中所描绘为虚,诗句中描写为实。两者结合,苏轼对于三峡桥的情感是很独特的。

苏轼在游记中有这么一句描写是值得品味的,“往来山南地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苏轼认为在漱玉亭看到的开先瀑布和三峡桥是他此行中最喜欢的景点。

最后苏轼与摠老同游西林,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峯,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从不同方位来描写看待庐山的形状,得出了不同的印象,最后叙说得出不同结论的原理,这是一首哲理诗。从此诗中也可看出苏轼在庐山上的收获是很多的。

⑵苏辙游览庐山的基本概况

苏辙游览庐山的游记为<<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本文可见于<<栾城集>>卷二十三。本文所做时间为元丰四年,公元 1081 年五月九日。苏辙被贬高安时所做。关于苏轼被贬一事,也是由于反对当时的变法而引起的。这在史籍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据游记“元丰三年,予得罪迁高安。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苏辙及族孙元老>>载“居二年,坐兄轼以诗得罪,谪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调。移知绩溪县。”筠州就是高安县,也是今江西省高安县。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老苏、二苏 >>,“东坡自黄移汝,别子由于高安。”苏辙写这篇文章在元丰四年,写作缘由是应栖贤寺长老智迁要求而做的。文章里是这样记录的“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始堂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状邃密,乃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智迁的弟子惠迁用自己的力量,重修僧堂。智迁长老认为此事值得记录,所以请求苏辙写文记录。苏辙在元丰三年曾旅游庐山栖贤寺,得知此事,所以留下了这篇文章。

苏辙旅游的路线是从庐山南上山,先后经过栖贤谷,三峡桥,栖贤寺。

苏辙对栖贤谷是这么记录的,“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过了三峡桥之后谷中景色又是一番景象,“度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在三峡桥,苏辙留下了对三峡桥得名的一个看法。“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间,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

最后在栖贤寺留下了他对栖贤寺的一个整体印象。首先从寺庙的位置来讲,他写到“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辅流水。石壁之址,僧堂在焉,”后又对栖贤寺内部的景物做了一个描写,“狂风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恒生倒植,葱翠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可见栖贤寺内部树木众多,也可见僧堂当时年久失修的一个现状。在和人谈及庐山景色时,有这样一句描写“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也可想见栖贤寺景色的秀美。

二、苏轼和苏辙游记中反映出来的文风

在谈论宋代文章时,须谈到唐代古文运动。因为明人朱右选韩、柳文章为<<八先生文集>>,后世从此有唐宋古文八大家的称呼。所以我们须对韩愈做一了解。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一文中讲到“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笔者简单概括为韩愈在社会文化的贡献是倡道统,开宋明理学之滥觞,倡文体,开古文运动之新局面。

关于古文运动,提倡者为韩愈和柳宗元。至于宋代承续之事。在刘子健先生的<<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中曾有几处讲到:“11 世纪早期,几位年轻的天才发现了韩愈……

一方面自豪的称自己文章为古体”、“ 几番挣扎,科举文体与内容的革新终于实现,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杰出政治家欧阳修……上章建议朝廷在科举中停用骈体文,鼓励写作古体散文……作为一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其影响迅速波及有志于科举的古人,古体散文开始盛行。”苏轼,苏辙生逢其中,文章中必带古体散文的特点。

苏轼在<<记游庐山>>中曾讲到“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等文字。苏轼行文的一个特色,在<<文说>>中是这样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在这篇游记中这些语句,正如<<文说>>中讲的,不受骈文限制,语言用字符合古文运动中的言之有物的特点。且题西林壁一诗就如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所讲的“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所论及的庐山形貌,暗含哲理,这是宋诗与唐诗的不同之处。还有一点则是苏轼在自己游记中所写的诗句,或是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喜爱,或是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修养的认识,或是表现对于佛教思想的学习,这些诗句都在展示着苏轼作为一个文人自身的追求与意趣。

苏辙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中要以论及三峡桥的水的特点为妙。“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间,不过也”这种描写与柳宗元的<<钴鉧潭记>>“抵山石,曲折东流;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似有相像。在后面的议论部分“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进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对于求道的一种渴望,这也是唐宋古文运动中“文以载道”的特点。

最后,苏轼和苏辙文章中也有一种淡雅,内敛的特色。两人文章篇幅都不大,但在语句上都十分凝练,重视在文字上的雕琢,表现出一种精致内趋的性格。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宋代也是一个游记篇幅由短到长、游记语言开始从自由抒写转变为日记体文字的一个时期,例如在南宋范成大<<吴船录>>、陆游<<入蜀记>>等游记中这种转变是很明显的。望读者注意。我感觉游记在撰写方面的转向,应该也是我们研究历代游记的一个关键之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