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说过的经典语录(袁隆平经典语录、主题写作、追忆袁爷爷时评辑录)
01. 送别袁老感人语录
01
功在社稷,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新华社
02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
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
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人民日报
03
地上一个一个送,天上一个一个接,终究会团圆,
耳畔的风,山间的水,都是他在陪你。
我们坦然且带思念。
04
禾下乘凉梦,送别袁隆平。
——中央电视台
05
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请永远记得灯塔!
06
已是稻菽千重浪,却送英雄下夕烟。
那个笑着说自己是九零后的老人,就这样突然走了。
07
像袁隆平这样的人,他们可能真的是被普罗米修斯盗下来的火种,他们存在,便是人间的一道光,驱散了黑暗。
08
真希望老天再借袁老500年!
09
就觉得吧,他一直是活在课本里的那个爷爷,但没想过,我在长大的同时,爷爷也在变老……
10
有的人代表的就是一个时代,真的感觉又一个时代结束了!
11
节约每一粒粮食,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和哀悼!
12
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神农归位,袁公不朽。
13
一束雄稻四海餐,粒粒辛苦民为天。
功名风吹雨打过,高天厚土袁隆平。
14
日月与同在,国士世无双。
今日天地泣,苍生忆稻粱。
15
读高中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吃不饱,而现在,是生怕吃得太饱。幸福日子的开启,有赖于您!
16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17
爷爷就该活成一个神仙,天天开着他的小小车穿梭在田间,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带着他的小猫守着他的田。
18
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是土地与乡亲的最佳代言人。
19
霍金去世了,但我不懂时空;
金庸去世了,但我不看武侠;
可是我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饭。
20
只有袁爷爷可以说我胖,毕竟我是吃他家大米长大的。
我们都是您喂养大的,以后我都乖乖把饭吃完。
21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感恩有您!
22
袁老是看着我们吃完中饭才走的!
23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他从泥土中来,回到白云中去。
24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25
袁隆平和妈妈在天堂重聚了。
他曾写信给妈妈:“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02. 袁隆平院士经典语录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适用主题】性格 命运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4、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是自由,特长是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有了钱,要用在正当处,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6、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7、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8、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9、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10、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03. 袁隆平事迹主题写作
事例01
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近日,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生。袁老已是鲐背之年,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节目里的一句话触动了笔者:“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袁老年轻的时候是赤脚下田(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很多),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袁老为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但他因长时间赤脚浸泡在春天冰冷的水稻田而得上了肠胃病。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干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从这个角度来看,袁老收徒必须下田的“门规”,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袁老在节目中说,他对年轻人最想说的8个字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互联网时代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于是,能够诞生更多灵感和赢得更好机遇,但最可靠的两个字还是“汗水”,敢于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是年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收获事业成功的必备攻略。
事例02
耄耋之年,不断进步
你能想象到,一个90岁的老人,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
袁隆平可以。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口就把大家惊呆了!
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高产创纪录,当地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现在变成了10.8吨,可以说非常骄傲!
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90了还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
“真的有点泪目,我记得之前看他好年轻,仿佛就在前几年……”
“这么大年纪还在奋战,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
90岁,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人上了年纪,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此。但我们都误会他了。
而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原来有些伟大,与年龄无关。
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90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
事例03
追寻所爱,行动报国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
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
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
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
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
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
“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
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事例04
不顾质疑,坚持追梦
很多人说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
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
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
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
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事例05
淡泊名利
当有记者问袁隆平:您的身价值1008 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隆平说:不错,我身价值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 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对金钱我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还是要花。至于我获奖得的奖金都放到基金会里边了。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块钱,但我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的衬衫,穿着很精神呢。我的表260元,鞋子100多块。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