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情的千古佳句(关于离别的诗词佳句有哪些)

2023-11-15 11:42   geyange.com

关于友情的千古佳句

我觉得杨万里弟弟杨炎正的“离恨做成春夜雨”是离别的诗词佳句,请看分析。

白落梅曾说,“人生一世,来去匆匆,每天都在演绎聚散离合。再华美的花事,繁盛的宴席,都有散场的那一天。”其实,人的这一生,惧怕的就是离别。聚时往往短暂,而后则是漫长的离别。而在离别的那一刻,心情又是复杂的,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如,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其挚友孟浩然乘舟远去时的伤感与寂寞,尽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滔滔东去的长江,是他无尽的伤感与思念,与挚友的离别,更使阳光三月的明媚阳光为之暗淡。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与无奈呀!

再如,“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诗,虽然未指明要送别的人物,也未直揉其离愁别绪,但是,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了中外离别诗中的名句。对古人的追忆,正是对现实的写照。骆宾王深知好友此行可能是“荆轲刺秦王”的翻版,却把心中之悲伤化作凄冷的河水,这又是何等的愤慨与悲壮!

古代人以诗抒情,表达内心的悲痛与伤感。因此,送别朋友,是唐宋诗词中经常被采纳的题材之一。这方面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杨万里的唐弟杨炎正的一首送别词《蝶恋花·别范南伯》,虽非上乘之作,但写得幽畅婉曲,颇有特色。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这首词题之所言范南伯,字南伯,名如山,是作者的挚友,又是大词人辛弃疾的妻兄。杨炎正为辛派词人,与范南伯、辛弃疾互有唱和,过从甚密,《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词“纵横排之气,虽不足敌弃疾,而屏绝纤秾,自抒清俊,要非俗艳所可拟”。这一首《蝶恋花》,是范南伯要离开作者到南徐(今江苏镇江)时,作者所写的惜别之词。清代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称这首词为“婉曲而近沈著,新颖而不穿凿,于词为正宗中之上乘”。

词的上阕写江边伤别。起句劈头直说离恨,将题面一语点破,且有恨别伤怀,情急气促之感。更妙绝的是将心中的离恨与春天的夜雨联结起来,说是“离恨做成春夜雨”,借有形之物写无形之情,把难以触摸的离情变做具体可见可感的春夜雨。既形象地表达出离恨之深,悠悠难绝,也写出春夜细雨绵绵,淅淅沥沥,无尽无休,搅得人心烦意乱,格外加重了临别的愁苦。

“添得”两句承续首句,写离恨不仅化作春雨,而且洒满春江,一江春水,一江离恨,划地东流,载着挚友离去。其怀怀一如李白的“离恨满沧波”,将江流不尽,恨亦不尽的离情又打进一层。

“弱柳”两句,写友人即将解缆起程,柔弱的柳枝也拴不住行舟了。想到好友此去,一路寂寞,那日夜不止的橹声,咿哑单调,教人好生愁听,不禁又为之增添出无限愁思,离恨之外,又生出一种牵肠挂肚的别情。感情真挚,细腻入微,处处为好友着想,更觉善于体察,友情深笃。

词的下阕写别后的思念。首句交代了友人前往的目的地,想来那南徐州芳草如茵的渡口应是词人和朋友当年共同游览过的地方,所以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接着两句,词人转换角度,替朋友想象着故地重游的心情:路依旧是当年那条路,景也依旧是当年的春景,一切都没有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当年与词人结伴同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却形单影只,只能一个人孤独地踏青,这里就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

结尾“后夜”两句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友人,却从友人的角度写朋友如何思念自己。朋友与自己别后,回首遥望,本想再看一眼他留恋的地方,然而回首处,层峦叠嶂,群山无数,遮断了友人思念的目光。词到这里结束,好像弹琴一般,虽然手已停止了拨弦,但余韵仍然萦绕在耳边,古典诗歌常用这样的手法写离别的情景,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杜甫《赠卫八处士》“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皆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将离别的深情袅袅托出,自然而有深味。

这首《蝶恋花•别范南伯》讽诵数过之后,确有辛词风味,那就是能寓浑厚的情感于雄健的笔力之中,在辛派词人中是不多见的。文如其人,词品取决于人品;人品磊落,词品方能浑厚雄健。尽管这首词中写了“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这些文字片断,但从中仍然能使人体会到作者当年的英发之气。

这使我们联想起苏轼《念奴娇》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那段精采的描写。如果没有“小乔初嫁”的衬托,也就显示不出公瑾当年的“雄姿英发”的神采。我们正应该通过这一艺术法则,来理解这首《蝶恋花》词以曲笔传情的特点,从中探寻出杨炎正词能神似稼轩的关键所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