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夏日绝句获奖名师教学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人物,抓住事件,联结背景,表达情感,思辨阅读,知人论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了解人物,抓住事件,了解古诗主要内容,用情感朗读、默写等形式积累古诗。
抓住诗眼,联结历史背景,体会诗人对项羽的高度赞美和深切思念之情,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借助资料拓展进行比较阅读,能就什么是 “真英雄”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聚焦“英雄”,回顾导入
引导回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古诗三首》,在前两首古诗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王昌龄眼中,英雄的形象是(齐诵)——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王翰眼中,英雄的形象是(齐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随机板贴:英雄)
导入:那么,在李清照眼中,英雄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日绝句》。(课前板书:夏日绝句,齐读诗题)
二、初读感知,读出韵味
1.“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古诗朗读三境界。第一:读,即读准读通。通过预习,已经能把这首古诗字音读准、诗句读顺的同学请举手?(检查朗读)
2.古诗朗读第二境界:吟,即读出韵味,关键是掌握好节奏和气息,做到字
断气不断。根据你的经验,这首五言绝句的每句在第几字后停顿较为合适?根据停顿线,自己练一练。(出示停顿线,学生自由练读)
3.展示朗读,评议。
4.全班齐读。
三、了解人物,抓住事件
1.过渡:古诗朗读三重境,即读出情感。要想读出情感,就必须走进诗人,了解诗中人物及事件。(板贴:了解人物)
2.了解人物:
(1)这首诗的主要人物是谁?(项羽)借助注释,结合自己的了解,介绍项羽。
(2)出示:破釜沉舟 拔山盖世 这是关于项羽的两个小故事。听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感受到项羽怎样的形象?(预设:有勇有谋、勇猛超群)
3.紧扣要素,聚焦事件
(1)概括内容:项羽一生有那么多故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故事呢?(板贴:抓住事件)请你抓住事件,借助注释,来说说诗的大意。
(2)交流
(4)引发思辨,出示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一:
思考:项羽因为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那我们能否把这个“不肯”换成“不能”,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5)交流
(6)情感朗读:“不肯”不是“不能”,这是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传递这份漫天豪气!
四、联结背景,表达情感
1.聚焦评价:请大家再看整首诗,前两句和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联系吗?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朗读指导:“雄”和“杰”是李清照对象与的评价,更是赞美,谁能读出这份赞美?
4.聚焦诗眼“思”,联结历史背景
(1)李清照对项羽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引导学生聚焦诗眼:思)。
(2)引发思考: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婉约诗人代表;项羽,西楚霸王,豪放不羁;相距1000多年,从未谋面,性格迥异的二人,李清照为何会说出“思念”项羽呢?
(3)拓展历史背景(课件出示):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李清照要思念项羽了吗?她是借项羽来讽刺当时的南宋官员,思念项羽,是希望当世能出一个像项羽一样的英雄,拯救万民于水火啊!请把这份包含思念、期盼读出来。(随即板贴:联结历史)
5.小结:当我们一遍遍读诗的时候,不仅读出了它的节奏,了解了相关事件,更是读出了这首诗的情感。当你读出诗人的感情时,诗便有了生命,这也是古诗朗读的第三重境界。
五、思辨阅读,知人论世
1.李清照赞美项羽是位英雄,赞赏他“不肯过江东”其实,在历史上,就“不肯过江东”这件事,历来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自刎江边”是英雄所为,有人则认为此乃懦夫之举。我们来看!
2.出示古诗,引发思辨。
(1)出示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
(2)独立学习,借助出示的注释理解这两首诗。
(3)全班交流,随机在板书“英雄”后面打上一个问号并板贴:思辨阅读
(4)出示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二:
你赞同哪位诗人的观点?你认为项羽的“自刎乌江边”的举动是英雄之举还是懦夫所为?
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你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杜牧:胜不骄 败不馁,卧薪尝胆;
王安石:从当时的形势出发,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再有成功的希望。
3.课后延伸:
的确,两千年来,项羽的功过是非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选择和你观点相同的同学一起分组准备,两天后,我们召开一次辩论赛。相信通过辩论赛,我们会形成自己更加明晰的观点。
学习活动三:
辩论赛:
辩题:项羽自刎乌江边是“英雄之举” 还是“懦夫所为”?
课后搜集更多的资料,佐证你的观点,表达你对“英雄”的理解,期待你精彩的辩论。
六、课堂总结
一首古诗,一段历史,一声呐喊,一卷人生,英雄自待后人论,江山自有人才出。我们可以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精神就是真英雄,这就是中国魂!(擦掉问号变叹号)。最后,让我们在音乐中用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将这首古诗积累下来,默写下来。(完成课堂作业本76页第3题默写)
附板书
夏日绝句
了解人物
思辨阅读
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