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里的富春江

2023-11-09 16:04   geyange.com

关于江的唐诗宋词

■ 董利荣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止的高峰。由于其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无疑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于唐诗宋词,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

位于浙江境内钱塘江中游的富春江,在我国算不上一条大江大河,然而,它与下游的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每一个称谓都名气很大,而且人文历史绵长。尤其这富春一段江,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同样是:美。

唐诗宋词里的富春江。如此美美与共的经典组合,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美妙的语言和美好的意境?

“一川如画”的山水长卷

唐诗宋词告诉你,富春江,美如画。

请看唐朝诗人吴融的七律《富春》: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关于富春江,通常是指从萧山的闻家堰,经富阳、桐庐,一直到建德的梅城三江口这一段江流的称呼。历任侍御史、左补阙、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的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吴融,想来某一天曾溯江而上,游历了富春江。诗人为整条江的美景所感染,诗兴大发,写了两首《富春》。这首七律从“水送山迎入富春”起笔,到“不敢停桡更问津”收尾,视野几乎触及到整条富春江。“一川如画”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用浓缩的语言形容富春江如画美景。吴融无疑是一位概括高手,另一首同题七绝短短28个字,更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富春江“非人寰”之美:

天下有水亦有山,

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

千峰倒影落其间。

如果用画来类比,吴融的诗就是山水长卷,一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而苏轼的词《行香子·过七里滩》,同样具有如此效果: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首词的上阙写苏轼乘舟过七里滩所见美景。苏轼不愧是语言大师,寥寥几个长短句,便写尽富春江上精华一段七里滩之美,以致于发出感叹:“重重似画,曲曲如屏。”在苏轼笔下,富春江仿佛一叠山水册页,在吟诵的过程中徐徐打开,便呈现出一幅长卷。

如诗如画,是诗人们对富春江之美的常规评价。然而,在另一位唐朝诗人韦庄眼里,富春江简直比画还美:“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水碧山青”“鹭飞鱼跃”的丰富画面

唐诗宋词中的富春江,不仅美得像山水长卷般引人入胜,更有许许多多比画还美的具体场景。极富表现力的唐诗宋词,把富春江上的美景,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韦庄的七律《桐庐县作》和柳永的词《满江红》是其中的代表。韦庄诗云: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

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

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并且远近相宜,动静结合。“潭心倒影”和“谷口闲云”,本来是静止的画面,却“时开合”、“自卷舒”,使这幅画流动起来,生动可人。

北宋著名词作家柳永的《满江红》,与韦庄此诗异曲同工: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飘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曾写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天生是写景抒情的高手。这首《满江红》,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吟诵这样的宋词,怎能不让人惊叹富春江之美?!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

《游子吟》的作者、著名唐朝诗人孟郊游历富春山水后,有感而发,赞叹道:“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极言造化对于富春江的厚爱。那么,唐诗宋词中富春江有哪些“独多观”的美景呢?

最早描写富春江的唐朝诗人,大概非孟浩然莫属。这位以写景见长的唐朝早期诗人溯江而游富春江后,惊叹于富春山水美景,情不自禁发出“观奇恨来晚”(《经七里滩》)的感叹。于是一口气写了多首诗作,佳句叠出,令人回味。“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早发渔浦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经七里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的诗句,让富春江唐诗,几乎从一出现开始,就树立了令人瞩目的丰碑。

富春江唐诗中,写其“独多观”的名句俯拾皆是: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刘长卿《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断烟栖草碧,流水带花香。”(戴叔伦《春江独钓》)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皎然《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杜牧《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罗隐《秋日富春江行》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许浑《寄桐江隐者》)

“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方干《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贯休《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除柳永、苏轼写有富春江词作外,另有多位宋词名家为富春山水慷慨填词,同样颇多佳句: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刘一止《水调歌头·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滩》)

“闲来溪上看云飞,溪光接翠微。”(陈伯康《阮郎归·钓台》)

“水到桐江镜样清。有人还似水清明。尊前无语更盈盈。”(赵彦端《浣纱溪》)

“富春巷陌花重重,千金沽酒酬春风。酬春风,笙歌园里,锦绣丛中。”(陆游《忆秦娥》)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范成大《酹江月·严子陵钓台》)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朱熹《水调歌头》)

“望桐江、千丈高台好。烟雨外,几鱼鸟。”(辛弃疾《贺新郎》)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赵师侠《醉桃源·桐江舟中》)

这些唐诗宋词中的佳句,一如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令人过目难忘,回味共赏。吟读这样的诗句,不能不让人赞叹唐诗之美和汉语表现力之强。

“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

在唐诗宋词中,富春江除了自然美之外,更有人文美。这也是富春江吸引历代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诗人岑参的五言古诗《送严维下第还江东》最后几句便写出了当时文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富春江上有名胜古迹严子陵钓台,它是古代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严子滩,也叫严陵滩、子陵滩、严滩等,诗中即指严子陵钓台。古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怀古吟诗,互寄唱和。而“谢公”,即前引吴融诗中的“谢客”,指的就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追寻谢灵运的脚步游山玩水,寻诗作文,几乎成为唐朝诗人的风尚。富春江是谢灵运最早写山水诗的地方,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谢公文可追”,理所当然。由于富春江吸引了大批唐朝诗人前来赏美景、访友人、吊古迹、发幽思。于是乎,富春江在唐朝就成了一条旅游热线,成为名副其实的“唐诗之路”。

白居易来了。他告诉世人我此行就是来旅游和访友的:

江海漂漂共旅游,

一尊相劝散穷愁。

夜深醒后愁还在,

雨滴梧桐山馆秋。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李白来了,对严子陵佩服得五体投地,赞道: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古风》)

他还给好友崔侍御寄去一诗《酬崔侍御》:

严陵不从万乘游,

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

元非太白醉扬州。

张继的客船也来了。他与桐庐大才子章八元“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赠章八元》)拜谒严子陵钓台后,更是题诗一首: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看得出来,他对严子陵的气节风骨同样佩服得五体投地。

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王贞白,这位晚唐诗人不甘示弱,也写下与张继同题诗《题严陵钓台》: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可以说,因为严子陵这个人物,让富春江唐诗从一出现,就带有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而以咏史怀古见长的宋词,更是如此。富春江宋词,几乎无一不与严子陵相关。

感谢苏东坡大才子,一而再再而三写下吟咏富春江及其钓台古迹的诗和词。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刘文叔、青眼不改,故人头白。风节倘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登钓台,初相识。渔竿老,羊裘窄。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烟雨一竿双桨急,转头不分青山隔。叹鼻端、不省名利膻,京华客。

写钓台的众多宋词中,我特别喜欢石孝友的这首《清平乐·严陵》: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这首词把对富春江的评价赞誉和作者的个人经历高度结合在一起。面对无限美景,即使自己是断梗飘蓬,也是幸福的。

“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同样,唐诗宋词中的富春江,如何说得尽呢?!但愿本文能够引领大家继续走进唐诗宋词之中,去尽情领略富春江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