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的全文意思怎么写(凉州词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2023-11-01 10:24   geyange.com

夏日绝句的全文意思怎么写

1、凉州词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凉州词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诗意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赏析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2、《古诗三首》综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综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答:一年中最好的精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3、童年的水墨画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人影倒映在绿色的山溪里,就像画布一样被溪水染绿了。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戴着斗笠的孩子们就像刚出土的小蘑菇一样。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答案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叶孤舟从天水相接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平滑光亮。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6、第九课古诗三首诗句原文翻译

《元日》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7、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翻译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翻译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8、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9、题西林壁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题西林壁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0、古诗三首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体会其中的情感。

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体会其中的情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入天际。

诗人李白对孟浩然怀有依依难舍的感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1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句的意思: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之气。诗人借梅花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愿媚俗的品格。

12、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评课稿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评课稿听课记录

在单元整体备课的时候,觉得《从军行》和《凉州词》可以放在一起教学。这两首诗有太多相同点,也有太多不一样。

上课的时候,很没有想到的是,小朋友会从两位诗人站的地方不一样,这个角度来解析,还非要冲到讲台上来画图,意外之余,也为孩子的主动思考而叫好。

这家伙反思能力非常强,也促进我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谢谢哦!

一、 单元导入

1. 齐读四单元主题4-5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 请学生阐述理解。

3. 教师明确诗意,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故事。由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唤起学生爱国意识,明确本单元的重要性。

4. 齐读语文要素,浏览单元习作,提醒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二、 初读感知

1. 学生1min自读课文

2. 有信心的学生自愿起立,展现朗诵表演。

三、 研读探究

1. 提问: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①都是边塞诗②都出现孤城③都描写战争

教师点拨:①都可以吟唱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继续找找两首诗的异同,并进行小组交流。

3. 学生发言:

1) 《从军行》中有战争场面。

教师追问:哪一句?生答:黄沙百战穿金甲

追问:真的是打仗的场面吗?生答:不是,是侧面描写。

2) 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写景。

4. 全班齐读两首诗写景的诗句,再男女生分别读。提问:两处的景有何不同?(提醒学生抓字眼)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①《从军行》出现的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视角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变换

②品析暗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凄凉悲怆)

③上句的暗对应下一句什么字?孤。(环境会随着人物的心境发生变化。)

④再读古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①《凉州词》前两句是怎样的画面?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分析作者的写作观察视角,分析各景物的前后上下的顺序。

②黄河这个意象,在这首诗中,还磅礴大气吗?不再。(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③学生发言:还读出了渐行渐远的静态美。

④通过这样的诗句,你能感受出作者王之涣怎样的性格?

大气

平和

洒脱

5. 再次全班齐读两首诗,要求读出情感,读出对诗句的理解。

6. 提问学生,这次读出了什么区别?

A. 第一首:表达决心,慷慨激昂。

B. 第二首:飘逸婉转,思乡之情。

13、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读后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读后感

唐诗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达到了中国诗歌水平的顶峰,尤其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使我深受启发。

《凉州词》可谓家喻户晓,被人们广为传诵,是众多边塞诗中比较著名的一首,诗人以别致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时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荒凉、广阔的景象。虽然略显苍凉,但是掩盖不住诗人的豪迈之气;有哀怨,但不消沉,清晰地描绘出了戍守边疆战士们的生活情景和心里状态。

诗中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汹涌的黄河和白云相接,茫茫一色,极目西眺,一幅苍凉、壮阔的景象映入眼帘;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一片孤城万仞,孤零零的驻地、高高的山峰,尽显苍凉,更流露出孤寂之情;然而羌笛何须怨杨柳,何必用哀怨的羌笛吹奏《折杨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环境的荒凉呢?原来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春风吹不到这遥远的关外啊!

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我们不仅能在眼前浮现出一幅荒凉、孤寂的'塞外景象,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诗人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气。它给我们后人最大的启示是: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气候多么恶劣,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豁达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美好!

14、暮江吟诗句翻译

暮江吟诗句翻译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注释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赏析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时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天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

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

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15、七律 . 长征先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联系加点的词语,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先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联系加点的词语,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答:意思: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逶迤和磅礴是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势雄险, 细浪和泥丸用比喻手法写出在红军眼里这些困难多么渺小,表现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暖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暖写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写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表现诗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16、石灰吟诗句字词解释与翻译

石灰吟诗句字词解释与翻译

字词解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7、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

从这首诗的题目便可知道,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之时,起初阳光灿烂,后来却突然下起了雨。但这两种不同的景致,在苏轼的眼里却有着各自独到别致的美。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无论怎样的环境事物,在他的眼中大自然都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也会在他心中留下永恒的画卷,更让我们后人领略了西湖多姿多彩的美,给西湖增添了文化底蕴,使它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胜地。这正是苏轼与众不同博大胸怀的表现,他总能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界里的一切,在他的眼睛里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环。

18、夏日绝句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夏日绝句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古诗大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9、望天门山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望天门山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翻译:

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

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鉴赏: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20、望洞庭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望洞庭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古诗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诗名《望洞庭》,洞庭:即洞庭湖。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处于长江中游荆州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那么这又为什么改叫君山呢?【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君山。】因君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刘禹锡应该是站在岳阳楼上望洞庭的。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据唐诗鉴赏辞典(周笃文,高志忠)的分析【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秋天。】所以本诗应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任和州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好,来看原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字词典故 和:和谐。潭:水深之处。

赏析 刘禹锡说,湖水的波光和秋空的月亮两者相互和谐地融为一体。这么大的湖如一大潭水,潭面上没有风,非常平,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一般。

指古代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字词典故 翠:本意是翡翠,翠玉(青绿色)。青螺:这里指君山。

赏析 刘禹锡说,遥望洞庭山于洞庭湖水中的苍翠,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白银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实在是太精彩,白银是因为月光,月光照射下平静的湖面,就像一个银白色的盘子,而那湖中的岛山就如一颗青青的螺。天地间竟有这样的银白大盘与巨螺,那不是天造地设的大造化吗?

现在君山已经和陆地连接了,恐怕不容易再看到刘禹锡描写的如此美景了。

21、四年级语文上册凉州词的注释与译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凉州词的注释与译文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22、书戴嵩画牛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书戴嵩画牛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简析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也就是5个字:实践出真知。

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23、清明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清明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翻译:

清明节的时候,细雨纷纷洒洒,路上的行人情绪低落、神魄散乱。想找人这附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向杏花村。

赏析:

第一句开头写时间和景色,用纷纷两个字写出了春雨绵绵的样子,第二句承接上一句,开始写路上的行人,绵绵的细雨让羁旅之人更加惆怅低落。第三句转折,怎么排遣这种断魂呢?问一问路人哪里有酒馆,借喝酒来排遣忧愁苦闷的情绪。最后一句中,牧童给诗人指向一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24、马诗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马诗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赏析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25、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凉州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篇章页上半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边塞诗,七言绝句。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将士们痛快豪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英勇豪迈的气概。

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诗经验。能借助注释大概读懂诗句的意思。诗中的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个反问句,既有对战事的无奈,更有看透生死,无所畏惧的豁达情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

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诵读法 启发法 谈话法

诵读法 感悟法 交流法

课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诗题

1.诗词接龙猜地名后顺势出示地图上的凉州,引导学生借助名字,猜一猜当地气候。

2.引出古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3.引用《五凉全志》和历史资料,介绍凉州的重要地位。

4.板书课题,并齐读。

5.理解诗题。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设计意图】图像化比语言重要。开课的这个环节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也为诗歌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那诗人在词中填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古诗三首,看到其中的《凉州词》。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反馈交流。

(1)琵琶轻音,区分枇杷。

(2)指导生字:醉,关注部首酉部;拓展与酉部相关的生字酝酿 酩酊 酵 酣 醇 都和酒有关。指导书写醉字(字理识字),强调写字姿势。

4.读懂大意。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预设:将士们饮酒、将士们奔赴战场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初步解决古诗的朗读,落实字音和节奏问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借助注释,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理解大意,既了解学生已知又有利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我们先来看将士们宴饮的画面。

PPT:出示一二句,读一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交流反馈:

我仿佛看到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除了酒香醇,还有什么也特别好?

引入资料: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夜间发光得名。

2.那由这样醇香的美酒和精致的酒具,我们可以想到这场宴饮一定很热闹,盛大,丰盛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3.拓展古诗:好香醇的美酒啊,其实啊,这样来写宴饮的,除了王翰之外,还有很多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4.你会发现,李白是用酒的醇香和酒具的奢华,来凸显这场宴饮的丰盛。王翰怎么写的呢?引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5.是啊,多么丰盛的宴席啊,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这样香醇的美酒到嘴边,将士们喝到了吗?

欲饮琵琶马上催

6.拓展古诗,理解欲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预设: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8.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战情紧急,战士们期待的觥筹交错只好作罢。让我们读出战事的紧急。

这一催,画面就一转,诗人就开始写什么地方了?

(二)学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是呀,就由热闹的宴饮,转到了残酷的战场。(板书:沙场)。沙场就是战场,同学们,给你们什么印象?(残酷、血腥)

2.我们同学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了我们对于沙场的印象。这些描述,就如这幅图中所展示的,也如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黄沙滚滚 横刀跃马

出生入死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3.战争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疾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谁读懂了他的意思?

(2)那同学们,结合你的感受和我们刚刚想到的词语和场面,你觉得还有人生还吗?

4.拓展古诗:是啊,没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回来,那么更多的人都怎么了?我们在诗中探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岑参《胡歌》

5.情境诵读:战死沙场无法还,保家卫国不能还。所以王翰在诗中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体会诗情

1.奔赴战场,更多的人都战死了。可诗人王翰是怎么来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这里的醉如何理解?战场是如此的血腥,将士们怎能喝得如此大醉上战场呢?诗人在这里想表达什么?请同桌讨论并汇报。

预设:

他把为国捐躯写成了醉卧沙场,把为国捐躯进行美化。

诗人为什么用醉卧沙场来指代为国捐躯?

这样写没有那么血腥,将士们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

3.举起重的东西好像很轻叫举重若轻,那么把为国捐躯看做醉卧沙场就叫视死如归。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将士们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让我们把这份豪迈气度用朗读表现出来。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设计意图】抓住诗句中几人回这一反问形式,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韵味,内化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诗句中表达的情感。

四、吟诵古诗,书写古诗

1.《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字,那盛大的宴饮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以保家卫国为使命,用生命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2.吟唱古诗:我们讲到了,这首诗,其实是一支曲子。由此可以想到,这首诗原来是用来唱的,想不想听听这首诗怎么唱的?

3.抄写诗歌。

4.交流后出示评价方式及要求。

5.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诗歌,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抄写古诗,落实双基。

五、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回到这幅地图,凉州是充满了诗词的地方,下来,请同学们搜集以《凉州词》为题的其他古诗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整体关照,升华情感,再拓展到其他古诗的课外积累,使古诗学习升华到文化层面,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凉州词

宴饮 醉 沙场

视死如归

26、浪淘沙其一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浪淘沙其一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详细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27、江南春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江南春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诗词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28、伯牙鼓琴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伯牙鼓琴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赏析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