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南的绝句与赏析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

2023-10-07 10:38   geyange.com

志南的绝句与赏析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①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②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了可做拐杖。

③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1)

——绝句志南古诗的意思(绝句原文赏析及诗意)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诗词,出自《宋诗纪事》卷九三。表达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古木:古老的树。

阴: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才有阴。

短蓬:装有蓬的小船。

东:日出东方,紫气东来,东方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象征。

沾衣:沾在身上,说明了轻柔。

欲湿:显出了细微。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2)

——江南春绝句古诗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绝句古诗翻译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

江南春绝句古诗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到处是绿叶映衬红花,水边的村落,靠山的城镇,酒帘迎风招展。南朝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多少楼台隐现在迷茫的烟雾般的细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像一个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向读者展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上句从大处着眼,后句从小处刻画,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了江南的美景。江南之春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村庄临水,城郭依山,还有那迎风招展的酒旗。但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它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来多少古寺?杜牧称之为“四百八十寺”,而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可见杜牧所说是虚数。杜牧好用数字,如“***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等等。南朝的**好佛,在京城大肆建造佛寺,而如今,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只能淹没在烟雨之中。“南朝”是带有沧桑感的名词,“寺”又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字眼,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作者又把它们置于凄迷的烟雨之中,就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迷离的色彩。

杜牧的主要作品

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除此之外,还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杜牧的作品风格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义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抒情小诗,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意境深远。

《江南春绝句》原文与赏析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①郭:城郭。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②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③四百八十寺:南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④楼台:指寺庙。

辽阔迷人的江南水乡,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南朝**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

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历来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就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不过白诗展示给我们的是江南风光大的轮廓,是江南风光的整体感官形象。而杜牧则不同,他不仅从整体上描绘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还具体到描写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到处酒旗招展,具体到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景点去体会江南风光细微之处的色彩多姿,妩媚动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开篇,诗人首先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柳绿花红,燕舞莺歌的境界,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 处处迎风招展的繁荣与祥和。“千里”极言地域之辽阔广大,一个“千里”把“莺啼”响彻了整个江南,把“绿映红”掩映了整个江南;“水村”与“山郭”又把迎风招展的“酒旗”挂遍了整个江南。令人迷恋,令人心驰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是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就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也使其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更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不仅是为了写眼前的景致而写景,而是在赏叹之中蕴含着讽刺,这一来无疑就**地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既有体现具体时代特征的景观,又有渗透着历史沧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时还以“千里”一词形象化地概括了整个江南,难怪诗人选择了《江南春绝句》这一命题。

《江南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韵译

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赏析

这首《江南春绝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绝句》反映了*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在*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者**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3)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1

原文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写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2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 远在岭南,同家里断绝了音讯,度过了一个寒冬又迎来了新春。越是走近家乡,心情越是惶恐,担心家中出事,不敢问故乡来人。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①岭外:岭南,从中原看岭南在五岭之外。音书:音讯、书信。

②情更怯:心情更加害怕,既怕听到家中不幸消息,更怕被人发现自己是逃回。

这首诗是诗人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所作。首二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只就音书断绝和时间漫长两点落笔,原因在于这是诗人所最难忍受的。两句**叙来,似不着力,其实浓缩进了许多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断”、“复”二字尤见作意,富于包孕。后二句写此刻心情。诗人家乡距离“汉江”较远,所谓“近乡”是相对岭南的遥远而言。好不容易从流放之地回来了,离家乡和亲人越来越近了,应当“情更切”或大喜过望才是,怎么反而“情更怯”了呢?答案得从首二句中去找。诗人离家太久了,同家中断绝音信也是太久了,这期间他们会不会遭遇到什么不幸呢?会不会因自己被贬而受到牵连呢?因此离家越近,内心越忐忑不安,越不敢向路人打探家中消息。两句真是写尽了诗人此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诗人成功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态和感情,真切细腻,凝炼含蓄,令人百读不厌。

神龙二年 (706),宋之问从泷州贬所 逃归,途经湖北襄阳,渡汉 水,写下了这首诗。

“岭外音书断”,泷州在 今广东省罗定市,在五岭之 南,故称“岭外”。宋之问以 谄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其事不甚光彩,到贬所后从冬到春,与家里都失 去了音信。此次宋之问狼狈北逃,家乡是第一个目的地,本应是极为急切 地希望回去。但渡过汉水之时,面对这滔滔的江水,他却胆怯了。他感 到:越接近家乡,越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一年中家人怎么样了?他们 安全吗?有没有挨冻受饿?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还会欢迎自己吗?种 种思绪纷至沓来,不禁使宋之问在汉江的小船里感慨万千。他都不敢询 问从家乡过来的人了!

此诗诗眼,在“断”和“怯”两字。“断”字举重若轻,将音讯的隔绝用一 个斩钉截铁的动词限定住,有一种人在命运的**下的无力之感。下两 句中,一个“怯”字,写尽了游子离家的心理:想见到家人,但却又有种种顾 虑和疑忌,担心自己在家人眼中的角色和身份,担心家人有没有变故,这 种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 该笑,该走快点还是该走慢点。这种心理状态,不但宋之问有,其他很多 处在类似境地的人都有。正因为这首诗描写出了这种人类心理上的普遍 性,耐人咀嚼,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定条件下人类精神的复杂性。

值得指出的是,宋之问此次潜逃而回,并没有逃回自己的家乡,而是 到了洛阳。不久之后,因其弟告变之功,他又重新恢复并擢升了官职,直 到唐玄宗即位后将他再次流放赐死。作为一个极度热衷于功利的诗人, 宋之问的品行最终玷污了他的诗。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4)

——宋无名氏《九张机》赏析_绝句宋志南译文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

《九张机》

——无名氏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 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响,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 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恹恹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宋无名氏《九张机》赏析:魂绕幻境,一眼回眸,醉了思念

读罢无名氏的《九张机》,一抹莫名的情愫袭上心头,是哀伤?是惋惜?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那绵长悠远的相思,那细腻柔婉的情思,在我的心扉间幽幽地萦绕着。

春天,挥舞长袖,染绿了桑树,染清了溪水,染醉了采桑女子的心。风和日丽的日子,女子身着精心裁剪的衣裙,跑到缀满嫩叶的桑树下,欢跃而轻快地采摘新嫩的桑叶。春天,你真美!女子停下忙碌的双手,陶醉而贪婪地睁大双眸,携一抹春天的暖阳,赏一树桃花的嫣红。枝头欢愉歌唱的黄鹂鸟,你是否也喜欢采桑女子的妩媚娇俏?你不停地啼鸣,莫非是想与采桑女子一起饱尝春天的美丽?

不远处,一簇簇灿若云霞的桃花,映红了采桑女子的脸颊,人花相映,自是美好。可想来,应该是“桃花得气美人中”更贴切,桃花的妖娆更是得益于采桑女子的娇艳妩媚。你看,那青骢马下的少年看得痴迷了。桑树林中,桃花丛畔的她,应该是桃花仙子吧,人世界的庸脂俗粉怎会如此清新脱俗?

君那深情的眸光,她岂能不知?可是,萍水相逢怎能将芳心轻易托付?还是逃离那深情的注视吧。然而,那深情的眸光和飘逸洒脱的身影已在她的心中荡起了圈圈涟漪,她的心再也恢复不到以往的*静。忍不住,她偷偷回眸,再看一眼,就看一眼。不想,那娇羞的回首,醉了一世情缘。

落红点点,飞絮蒙蒙,转眼春天即去。春蚕吐丝了,采桑女子挥动着灵巧的双手,引线穿梭,她要为轻歌曼舞的宫女织出美丽的锦缎。也或许,织锦的繁忙可以削减思绪的烦乱。

可是,咿哑的织布声仍旧扰乱了她的心,青骢马前的少年哦,你在哪里?为什么你的音容笑貌总在眼前浮现?盘花易绾心难整,一怀愁绪惹憔悴。思念的桃花雨淋湿的少女的整个天空。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可知。君可知,你不在眼前,她的整个世界都是你。眉间心上,无计逃避。这满腔的愁绪,该向何人诉?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就把对你深深的思念,一线线织入锦缎的丝丝缕缕之中吧。为了你,她心甘情愿地将思念的苦酒一饮而尽,纵然辣的双眸盈泪,也无怨无悔。

于光滑的锦缎之上织几行娇艳美丽的花朵,花朵四周,添一对双飞双舞的蝴蝶。阳光静静地透过窗棂流泻到室内,照着那一对双飞的蝴蝶,绕花缠绵的蝴蝶哦,你可是山伯伴着英台飞?你可知我心中的山伯何日回?

再织一对相亲相爱的鸳鸯,伴着春光花间戏水。可是,裁衣之时,倘若被人轻轻一剪,只落得鸳鸯两分飞,岂不令人心儿碎。惹得离恨一场,无计再相聚。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回文诗,这又是何人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呢?莫非天下女子都中了爱情的蛊,任由思念侵蚀心扉?思念宛如一枝饱蘸的毒液的箭,射向了痴情女子的心房。

渗着深深地思念,和着浓浓的爱恋,织就一朵朵并蒂花。“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一针针,一线线,从头到尾,落满相思。

想来,红尘中的遇见都是缘分的唯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花开时节,染香的是缠缠绵绵的心情;风起时,吹乱的是环环绕绕的心事。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5)

——真州绝句其一古诗翻译(真州绝句原文赏析及诗意)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清代:王士祯《真州绝句》

沿着江的*大都是渔民的房屋,其间稀稀落落地杂布着池塘和柳树。

无停的夕阳时候最为宜人,江水和绿树被夕阳染红,渔民开始叫卖鲈鱼。

王士祯,原名王士禛,雍正继位后,因“禛”字犯御讳, 诏改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以诗论、诗作而享有盛名。他标举神韵,诗作清新俊逸,朝野风雅名士众*誉,尊为诗坛泰斗。23岁时游历济南,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唱和者甚多,从此闻名天下。

王士祯《真州绝句》,是其在扬州做官时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所写的一组诗,共有五首。《真州绝句》诗描写真州的美丽风景,及风土人情。清新可喜,雅致有趣,表现诗人对真州的喜爱之情。本文所选,乃第四首。这首诗描写江水边渔村的美丽风景,以及渔民的生活场景。渔民居住的风景秀丽的白沙江岸,村庄遍布绿柳和池塘。傍晚的时候,渔民纷纷在江岸卖鲈鱼。一片祥和热闹的景象,也是对太*盛世的歌颂。

这首诗语言*易,明白易懂,诗中描写的渔民祥和富足的生活情景,非常令人向往。尤其是最后一句“半江红树卖鲈鱼”,描写夕阳下的美景与渔人卖鱼的热闹场面,相映成趣,宛若画图。

能将真州渔民的生活用简短的诗展现出来,必然是诗人在真州细察民情的结果。所以诗人能道出“好是日斜风定后”,一天之中最美妙的时候是傍晚时分,那时夕阳下的风景最为优美,人们也纷纷出来,卖鱼买鱼,来来往往,最为热闹。

这首诗深得画工之妙,寥寥几个字将美丽渔村形象地刻画出来,又择一个渔民在夕阳下卖鲈鱼的场景,将渔民的生活展现出来。不说渔船,不说捕鱼,而只说卖鱼,足见其构思选择之巧。读其诗,渔村之美,以及渔人卖鱼的情形,仿佛能见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两个场景,用“好是”二字连接,非常的圆融,有一气呵成之感。诗非常简单,读之,令人非常喜爱,有说不出的好。大概是一个“真”字在其中,诗人真心喜爱真州,喜爱渔民的生活方式,所以写诗能得其“神”,有精神,有活趣。王士祯所倡导的“神韵”,这首诗必然是具有的。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6)

——菊花元稹古诗赏析(菊花古诗译文赏析)

菊花

唐 ·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7)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及赏析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及赏析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其中所描绘的田园、儿童、蝴蝶等景象,及其富有情趣。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 第二天**,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曾遭**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扩展8)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在*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