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读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教后反思

2023-09-12 09:54   geyange.com

教我读夏日绝句

为了准备录课,我花很多时间备了《夏日绝句》。后来课没录成,便当家常课上了。上后很不满意,觉得没有达到预设效果的十分之一。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决定进行一次复盘,搞清楚这中间的问题。

课题选择过程

期中复习进入最后关头时,我和同办公室的张老师讨论起了录课的事。我说不想跳着上,我想按教学计划上第16课《古诗三首》。

我担心一节课上三首诗容量太大。而且,这三首诗表达方式并不统一,《石灰吟》和在《竹石》运用了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手法,《夏日绝句》是借古讽今。强行扭在一起有一点勉强。它们可能有更密切的内在联系,这是肯定的,要不,编者不会把三个朝代作者的作品强行编组在一课之内。思想感情上,它们都抒发了作者的志向,这也是一个共同点。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服我三首诗是一个整体。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暑期参加国培时学到的知识。为什么不把它们当作一组“群文”来教呢?我兴奋的想。兴奋过后,我冷静下来一想,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尝试过一次群文阅读课,并没有任何经验。在这样大型的活动场合尝试新课型,很大的可能会让学生无所是从,到时很可能场面不可收拾。

就这样左思右想地过了期中考试,到了周末。

周末我继续在脑子里琢磨。星期天,我翻阅书柜里的教学类图书,一本名为《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的书启发了我:为什么非要上三首诗?为什么非要上课题为《古诗三首》的一节课呢?老在口里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完全可以灵活使用或者重组啊。我瞬间决定,用一节课只教《夏日绝句》一首诗!

文本解读过程

课题确定之后,我开始解读文本。《夏日绝句》连题目在内总共才24个字,似乎没什么好解读的。我想起支玉恒的经验,只读一遍原文,形成初步印象和初步教学思路。我决定试一试: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字面意思很好懂,无非是活着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去之后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如今还在怀念着秦末的项羽啊,他宁可自刎也不肯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我想起古诗有个特点,因为字数有限会省略很多信息。那么,这首诗省略了那些东西呢?

首先得把人带进去。是谁发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作者李清照。是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然还是李清照。

据我了解,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数一数二的大词人,是婉约派的宗师。她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豪气干云的绝句呢,这明显不符合她的一贯风格么。

我又想到,会不会是有什么重大的人生变故刺激了我们的李大才女呢?读了教参,发现还真有这么回事。说是靖康之乱后,李清照和家人一路难逃,这首诗就是逃到安徽这一带,路过项羽乌江自刎旧址时写的。教参的说法是她不满南宋君臣只顾逃命不思抵抗金军南下,所以写诗讽刺。我对这个说法不太满意,觉得有点拔高了主题。

放下教参,我拿起手机,开启“有道语文达人”APP,进入古诗词栏目,输入作品名“夏日绝句”。奇迹发生了,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解读,软件给出了不同于教参的更精彩的材料。教参里面目模糊的“家人”,其实具体指的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

我知道这位赵明诚是个大学问家,专门研究金石之学且极有造诣。却不知他逃难时干了件及不光彩的事,在担任建康城守时,不顾城内兵变,弃城而逃。李清照深深地以丈夫为耻,感情上疏远了他。

逃到项羽自刎处,李清照想起前尘往事,忍不住当着丈夫的面,吟出了这首诗,就是《夏日绝句》。赵明诚听音知意,马上脸色发白,不久病倒,一年后就去世了。

软件还提到,人杰是个典故,是汉高祖刘邦称赞汉初三杰萧何、曹参和韩信的。鬼雄则出自屈原的《国殇》,是对为国捐躯的英雄的赞美。于是我的教学思路便初步成型了。

教路成型过程

我仿照王崧舟老师的做法,将解读的收获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下来,简单的说就是:

一个背景:赵明诚弃守建康,李清照吟诗气死丈夫。

三个典故:人杰,鬼雄和项羽。

四种换词:不能,不想,不愿,不去。

一、李清照叹道,我一个女子都知道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学生接读);

二 、为何你赵明诚不知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为什么朝廷的皇上和大臣们不懂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依次再读人们、我,你们都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面还设计了“意思与诗句对照读”“生生质问赵明诚读”等形式。

最后追问:题目里的“绝句”仅仅指的是一种诗歌的体裁吗?引导学生得出还是诗人与丈夫的决裂之句。

我觉得这个设计已经是我近期的巅峰之作了,一定会取得轰动效果。可实际上呢?

最终教学效果

上完《石灰吟》和《竹石》后,我专门安排一节课在教室里上了《夏日绝句》。下课后我发觉,除了开头“李清照用一首诗骂死了一个人“引起了同学们的惊讶之外,一节课仅交代清了背景和典故,一咏三叹的读一次也没进行,至于换词更是忘到九霄云外了。

是时间不够吗?不是的,事实上那节课是我少有的还多出十分钟用来写字的一节课,以往我都是讲得一堂课满满的。

要怪,大概只能怪自己功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百分的备课,只能发挥出十分的效果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