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诉你怎样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我们中国人似乎特别忌讳死亡,总希望避开这两个字,与死发音相近的词,也避之惟恐不及。哲学家说,人类活在世界上有三大挑战,分别是痛苦、罪恶与死亡。在三大挑战中,死亡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面对死亡,宗教家与哲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宗教家说,死亡是一个通道,这个通道通向天堂或者地狱,善者入天堂,恶者入地狱。所以,人生不应该对死亡抱有恐惧,而应该对不能行善避恶的行为感到恐惧。
对于古希腊的哲人来说,死亡是无梦的安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被各种各样的纷繁事务所困扰,晚上作梦也不得安宁。死亡意味着脱离了这一切,再也不用做梦了。
古希腊人还有一种说法,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而人的死亡意味着灵魂脱离了肉体的束缚,不再被身体的的各种欲望所拘束而获得自由。大哲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说,我死了之后,灵魂就可以脱离身体的束缚,可以自由的和历史上的七位圣贤聊天了。
庄子说人死亡之后的世界,比在人间做帝王还要快乐。这与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宗教家和哲学家都设法使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使自己可以从容的面对人生。试想,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和挫折呢?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对死亡的看法值得研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不懂死亡。因为他说过,“不知生,焉知死?”还说过,“敬鬼神而远之。”
这样的看法,难免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子路向孔子请教鬼神的问题,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亡的问题,孔子回答:“不知生,焉知死。”
子路性格率直粗犷,在人间难免莽撞,在孔子看来,人间的事都没搞清楚,谈什么死亡和鬼神呢?因此孔子因材施教,劝告他不要纠结于鬼神与死后之事,要紧的是先搞明白人间的事情。
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敬鬼神而远之”呢?这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施政才能算是明智。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说,致力于为百姓服务,应该敬重鬼神但要远离他们。
古时民间有传统,一旦遇上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百姓就会祭拜鬼神祈求停雨或降雨。有责任心有远见的官员何必劳烦鬼神呢?事先把水渠修好,河堤加固,又怎么会面临灾害时手足无措,拼命求神拜鬼呢?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此意,他是提醒公务人员,平时就应尽职尽责,为民服务。不要等到事到临头百无一计,劳烦鬼神,敷衍百姓。鬼神也是死去的祖先,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就应该让他们安息。
孔子作为哲学家,对死亡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人来到世间是有目的的,死亡是使命的达成。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晋朝的周处少年时任性使气,为乡邻所厌恶,后来大学者陆云就用这一句话开导他,使他恍然醒悟,从此浪子回头,发奋好学,成为一代名臣。
一般把“闻”解释为听闻、悟知之意,早上听闻了道,理解了道,即使晚上死了也可以。这有重视觉悟,一旦觉悟了人生就了无遗憾的宗教味道。
但我特别欣赏当代学者廖名春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在古文中,“闻”和“达”是一对同义词,“闻”就是“达”。“达”,到达之意,引申之,即实现。廖名春先生就此观点,专门撰文,令人深受启发。
“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朝达道,夕死可矣。”也就是说,我早上实现了道,晚上死了也是可以的。
这种解释特别符合孔子一贯的精神。孔子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孔子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孔子从来没有过像宗教家一样藏在深山冥思苦想,也没有像隐士一样栖于岩泉求玄问道,而是以一辈子的时间,来验证人生的高度。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说:“有杀生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对于孔子来说,仁是天给予的使命,人之一生,就是践行仁道的过程,而死亡,应是仁的达成。这个仁之成,千万不能简单的理解,好像说为了一个神圣的目的可以轻易的放弃生命,而是说我践行人生的正道,富贵以之,贫贱以之,生死以之,乐在其中矣。
孔子的这种精神,正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真名士的风骨所在。
斯人己去,灵魂不朽,物换星移,风流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