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拾遗指的是唐代哪位诗人
这是一个系列,讲杜诗的系列。
内容大概以杜诗中的字、词、句为起点,延伸到背景、典故、写作、情感等等,篇幅不会太长。(生活浮躁,文章短一些,大家看得也快)
这是【杜诗拾遗】第7期,聊一首老杜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
在成都,杜甫始终受到一位好友的帮衬,这个人就是严武。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严武因为职务调动需要离开成都,杜甫一直送到绵州,还没来得及返回,蜀中的徐知道就发起叛乱,杜甫无奈只能转赴梓州避难。
叛乱一时未息,到了秋天杜甫干脆把家里人也接到了梓州。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杜甫就在梓州和阆州之间往返穿梭,本以为到了成都便有了安居之所,没想到是一样的流离漂泊。
好在,广德二年(764年)三月,严武重新回来镇蜀,还给杜甫写信邀请。
于是,杜甫携家又回到了成都,生活也再次有了短暂的安定。
《绝句四首》大概就写于此时,其中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诗所为人称道之处,多数指的是律诗和乐府,但是这首绝句也是人们经常评点的作品之一。
学童启蒙阶段,这首诗也是通常要求背诵的作业。
前几年,很多人玩过“杜甫很忙”的梗,各种关于杜甫的搞笑手绘漫画被创作出来,有人开心,有人抵制。
其实,这首绝句中的“两个黄鹂”一直被大家讨论,也属于很忙的角色。
它俩的“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两个黄鹂”的“个”为什么不用“只”,用“个”到底好在哪里?
2、杜甫用“两个黄鹂”和“一行白鹭”,到底是想隐喻和指代什么事情?
二、
先说第1个问题。
修饰黄鹂的量词,用“个”不用“只”,目前大概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唐诗不管律诗还是绝句,都是要讲究格律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句,为了照顾平仄格律的需要,在第二个字的位置,只能用“个”不能用“只”。
因为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第二字是“行”,属于平声字,所以第一句相应位置只能用仄声字,而“个”属于仄声字,“只”属于平声字,所以用“个”不用“只”。
这种说法,明显就是拿着现代汉语读音,生硬地往古汉语上套。
古汉语中语调有四种: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只有平声为“平”,后三种都为“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网上都能搜到,不管是《平水韵》还是《广韵》,查出来的结果(在古汉语中),“个”均为去声,“只”均为入声。
也就是说,不管是用“个”,还是用“只”,都属于仄声字的范畴,用哪个都是符合格律要求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古人的语言系统中,量词远不如今天丰富,在唐朝如果想表达一只鸟或者一条狗的时候,一般用“个”就解决了。
而“只”这个字在,唐代几乎不作量词,意思常作“仅仅”“只是”理解。
虽然也有反例,比如唐代皇甫松的《天仙子》中有这么一句:“晴野鹭鸶飞一只”,这明显就是表达“一只鹭鸶”的意思。
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的。
在古诗词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只”确实几乎都用来表示“只是”、“只有”、“仅仅”的意思。
除此之外,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唐代阳宁公和南阳释处忠曾经合撰了一部《元和韵谱》,其中说到: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这相当于是对每一个语调都赋予了一个感性的“调值”。
根据这个说法,“个”属于去声,即“清而远”;“只”属于入声,即“直而促”。
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意境中,高处的黄鹂、远处的白鹭,搭配上这个“清而远”的语调,读起来是不是更能表现出一种婉转绵长的感觉?当然,古人具体怎么读的已经无法考据,隔了一千多年,我们也不具备那个条件了。
三、
关于第2条问题,即“两个黄鹂”和“一行白鹭”具体隐喻了什么,我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
我甚至有点烦躁和着急:难道客观的景物描写背后,就必须藏着一些更朦胧更隐晦的东西,才算有深度,才算好诗?
忘了是看的哪本书了,作者提到了“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年岁。
因为关于王勃年岁的说法不一,有的说26岁,有的说28岁,还有的说29岁。
于是这本书的作者就大声疾呼:王勃不到三十岁英年早逝,已经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了,你们还要在这么年轻的岁数选项里争来争去,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王勃多活几年呢?就依最大的说法,29岁!
所以,关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两句话,我这个读者想唯心主义一下。
杜甫半生漂泊,从华州到秦州,从秦州到同谷,哪怕到了成都也才消停了一年多,就又要因为战乱,四处寻找安身之地。
好不容易又把严武盼回了成都,高高兴兴地准备开始新生活,刚写了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要被解读为是不是暗含了某种愁思?是不是隐喻了一些悲凉?
有点过分了。
我们就行行好,让他老人家过一段安生日子吧。
遗憾的是,这样的安生日子也很快结束了。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从严武幕府辞职。
四月,严武突然去世。
五月,杜甫携家离蜀。
漂泊的生活,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