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言绝句登高(《登高》何以被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4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1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2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3
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平)平仄仄平平4
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1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2
以下为自己近来从多方面搜集而来的诸家之言,可备参考。
《登高》写于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写于夔州时期。
明·胡应麟称《登高》“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清·杨伦《杜诗镜铨》(阅读杜诗常用注本)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如上诗中粗体字所标示,“哀”、“回”、“来”、“台”、“杯”都是韵脚字,押平声灰韵。
(以下主要内容整理自王步高先生视频公开课《唐诗鉴赏》,有兴趣的话更推荐大家先看先生的另一个视频公开课《诗词格律与写作》后,再看《唐诗鉴赏》,收获颇丰)
首联:王力先生已指出:五言律诗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而七言律诗以入韵为常见,也就是首句以平声收尾而且押韵。按理说,首句一旦押韵就不能对仗。诗的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押韵。
为什么呢?对仗的句子要字数相当、词性相同、平仄相反,既然你上句是平声收尾,下句又是平声收尾,它就对不起来。但是杜甫在这里却创造性的运用了句中对,运用句中对使首联也对仗。首句“风急“对“天高”(如文章开头所示,尽管这里平仄有点小问题,因为七言律诗第一个字平仄是不论的),第二句“渚清”对“沙白”,对得很工。这样本句之对就形成句中对,句中之对也可以看作上下联也对,它的句式是一样的。
更何况:“猿”对“鸟”,“啸”对“飞”,“哀”对“回”,平仄虽不对,动作是相对的,仍然构成很工整的一组对仗。首句用平声收尾,还构成对仗,这在格律诗中非常非常之少见,但却相当成功。
下面两句更是千古绝唱。此联对仗工整(字数、记性,尤其是平仄完全没问题)。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景图,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要之当令如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绝。”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品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关于此诗作法,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认为“此诗前半写登高所闻所见的情景,后半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前半一闻一见,在水在山,两相间隔,使不呆板。后半悲秋登高分写,落到自己的穷途潦倒,盖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日添,酒杯难举,寥寥十四字,竟有如许曲折层次。可见造句之法,要避免平庸率直,要避免意少词费,总在多想多改,才见精彩。”
顺带一提,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明确标注诗的平仄,尤其是赏析作法非常有启发性)、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王步高先生认为这是最好的《唐诗三百首》注本),两者结合着看,收获颇丰。如果想继续进阶可以看王步高先生《唐诗三百首汇评》,对三百首唐诗进行大规模的笺评、考释,是一部具有百科、辞典性的专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