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言和意思(关于论语里面交朋友的名言)

2023-04-18 03:25   geyange.com

论语名言和意思

关于论语里面交朋友的名言 有情有义有人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论语里面交朋友的名言 有情有义有人生?

关于论语里面交朋友的名言 有情有义有人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夫子杜绝了四(种毛病):(遇到事情)严禁凭空猜测,(看待问题)严禁用绝对偏执的态度,(做事要灵活,)严禁固执己见,(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严禁自以为是。

我们一看这句话就知道,这不是孔子说的,而是《论语》编撰者根据自己的日常所见,对孔子做出的综合评价。说孔子是“绝四”,具体的内容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的本义是把丝弄断。《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绝,断丝也。”引申为一般的断绝。后来由“断绝”引申出“尽”、“尽头”之义,如“绝处逢生”。这里是断绝的意思。

这里需要解释下“毋”这个字,“毋”的本义是不要,表示禁止,有严禁的意思,说话比较严厉!有人解释,“毋”通假“无”,不要的意思,是不精确的。

对于“意、必、固、我”,孔子是严禁的。对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是断绝的。孔子要严禁和坚决断绝的东西,肯定是有问题的。

从《论语》编撰者的记载来看,尽管这段文字了无生趣,但确实总结出圣人的气象!说明孔子已做到了这些。正是因为孔子做到了这些,他身上彰显出的人格魅力,才使得众多的人愿意跟着他学习,以至于孔门出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胜景。

我们先来看孔子断绝的第一项内容是“毋意”。

“意”的本义一般认为指意向、心里的想法,又指愿望、意愿。《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意,志也。”意也表示猜想、预料,用作动词。

“意”一般的理解是意向,意图。“意”由心生。人意气用事就会与人争长论短,当心里产生喜、怒、哀、惊、恐、爱、恨等情绪时,人,这时候容易喜欢一个人,或是讨厌一个人。但要知道这种喜欢和讨厌是不真实的,因为你内心的喜好是一时的情绪使然。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优点,你看一个人,要学会“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篇》),这样做出的决定和判断更为合理。如此来讲,“意”理解为产生不好的意图,起了作恶的念头或者图谋不轨,这样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毋意”也就是说严禁有不好的意图,作恶的念想。有了这样的现象,是需要杜绝的。

在文言文中,否定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等,后面跟的应是动词。这里我们看,“意”的前面是一个否定词,按常理来讲,这里的“意”应该是动词,表示猜想、预料,这才是比较准确的。

“毋意”,就是严禁凭空臆测,妄自推断。

人们做任何事情,不管情报来源何处,信息是否准确,都要对可能变为事实的结果或行动的结果加以估计和推测。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估计和预测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但并不排除人的主观臆测。事实证明;人们做事情都喜欢臆测,多数是自然地根据习惯、经验进行推测。例如,不听完别人的讲话,就认定他要讲什么,结论是什么,甚至别人还未讲话,就习惯推断他可能说什么。这不仅仅丧失了倾听对方的机会,也失去了解真实情况的机会。把臆测当作事实,这形成了主观断想,主观容易让你看不清事实的真相,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这是人常犯的毛病。如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就会带来损失,导致犯错误。

《论语•先进篇》记载“赐不受命而货值焉,亿则屡中。”孔子说子贡会做生意,“亿”同“臆”,臆测,是预测市场行情的意思。子贡为什么能预测行情啊?是因为子贡多年都是在鲁、卫两国之间奔波,对于两国的情况比较熟悉,知道两国人民都需要哪些商品,再加上子贡的聪慧,如果没有这些,子贡也不会预测准确的。

孔子在这里告诫弟子们;一个人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凭主观主义行事,这样对于做事来说危害特别大。破除这一点的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毋意”。

孔子断绝的第二项内容是“毋必”。

“必”的本义是“标杆、标准”,是用来界定田地的小木桩,大概是划分土地用的。因此,“必”是必须要遵守、执行的一种标准,没得商量。后来又有了必然、必定、必须等含义。这里的“必”是绝对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顺其自然,就像是鞋子,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明白合适与否,不亲身体验就没有妄下定论的权利,更没有干涉的权利。

“必”是认为只有自己的是对的,总是以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在我看来,必定是这样看法,必须是这样做法,这些都是“必”的表现,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必”是武断的意思,觉得不是很惬意,因为武断是不顾情理是否持平,而随意评决他人的是非曲直。“必”是没有任何商量、通融的余地。将“必”解释为武断,好像有点武断。

世上没有绝对化,懂得了这一点,我们该如何办呢?孔子给出了答案是“绝”,杜绝“毋必”,也就是不持绝对的态度。一个人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程度,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

一个人懂得了因时变通的道理,自然就能做到“毋必”了。一个人坚持杜绝“毋必”,就要去积极适应客观,包括主观世界的变化,这样呢,使得我们在金钱、名利的诱惑面前,不至于陷入迷痴,而时时保持清醒,拥有“毋必”的心态才能使人际协调共赢,利己利人。

孔子断绝的第三项内容是“毋固”。

“固”的本义是结实,牢靠。《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固,四塞也。”就是从四面围起来,别人无法进入,非常坚固。“固”因此有固步自封、不接受别人意见、气量小而见识小这一类的意思。这里的“固”是固执的意思。

由于人的惯性思维,一旦形成了定势,常常会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固化了自己的思维与行为。“固”就是固执己见,人一固执起来,就没有智慧了,这样就会陷入狭隘、偏激之中。其实我们知道,过去适用的,现在不一定适用;过去我们是对的,不代表现在是对的,更不代表将来是对的。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祭祀时戴的帽子是用麻织成的,这是符合礼的。现在人都用黑色的丝来做帽子,这样做起来比较简易,可是我们依礼戴这个帽子,材料虽然不同,但是“礼”的本质,也就是礼敬之心没有缺失,所以孔子就随顺着众人,因为这样既简单又不违礼。这则《论语》正是孔子具有与时俱进精神,也就是“毋固”的例子。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英国的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是说,每一个人看《哈姆雷特》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觉。有些人有了想法后,容易变得固执起来,过于固执的话就会犟得像头牛似的,怎么拉也不转弯的。明明错了,他自己也知道,就是固执己见,这是为什么啊?是面子问题,觉得自己承认错误,是件丢脸的事儿,硬是不肯回头认错。所以人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还不知错在哪里?孔子这里提出“毋固”,就是告诫弟子们,遇事不要钻牛角尖儿,否则的话,一成不变,往往是死路一条。

如果改变“固”这一人性的弱点呢?那就是“学则不固”(《论语·学而篇》),一个人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探索、思考,见多识广后,自然得以避免顽固这一弱点的。做人不能固执、拘泥,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不因僵化而迷失前进的方向。

孔子断绝的第四项内容是“毋我”。

“我”的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战国时代,“我”字本义所代表的凶器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以后便被普遍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说文》解释为“施身自谓也”,此意沿用至今,且字音不变。

“我”,在这里的意思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自私自利,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这些都是“我”的表现。仔细想来,世间万千烦恼,无不是因“我”而起,也正因为过于顾及这个“我”,才有了本不该有的种种纷争和执斗。虽然每个人最终走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的,但经不起众口铄金,该贪的还是要贪,该占的还是要占,金钱到底拥有多少,才算是个头啊?

自私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只要你的自私不太过分,不超出常人认可的范围,不超出道德允许的范围,就是合理的自私。如果超出了这些范围,那就是不合理的自私,甚至是可恶可恨的自私了。尽管说,人都是自私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把它当做借口来膨胀,放大自己的贪欲。

如何才能抛开小“我”,具备了一个“大家”应有的风范呢?孔子在这里给出了答案,要杜绝“毋我”的观点,人一切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推己及的道理,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选择,但一味地强调自我,就会做出可能失之于正确的选择。如井底之蛙,只有你跳出那个小圈子,你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否则的话,你的世界还是像井口那么大!

孔子常说“何有于我哉”,“则我岂敢?”“我”是真实的吗?如我叫什么名字,我们都知道,人的名字叫什么是可以更改的,这样理解,“我”,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过是外在的假名。从生命的现象看,人终究会有一死,死的时候,还有“我”吗?过分执着于“我”,就会形成“我”与人之间的对立,有了“我”这一点,人便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

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自私之心。他所关注的,不是自身的利益,而是国家、人类的命运。为此,他可以坦然面对穷困潦倒,可以忍受处处碰壁,可以把生命置之度外。他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抗争筑起一座丰碑,孔子的这种精神成为唤醒和激发我们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这句话所说的人生智慧就是:将天下人的利益摆置于己身的利益之前,并将自己的得失置之度外。人们如果以无私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受益的将会是自己。这个概念后来被北宋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改写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犯的毛病有“意、必、固、我”。“意”是臆测,“必”是根据自己的瞎猜测,得出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越强烈,就变成了“固”。人一固执起来,就会自以为是,也就是“我”。这四种现象的对立面,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必”、“固”,其实都是从“我”而来。孔子对于这四点,是杜绝的,是严禁的。孔子深知这四项毛病是背道而驰的,人一旦如此,结果只能是造成思想生命力的减低,对于儒家来说,可能牵涉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他才会有“子绝四”的做法。

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实际上,这四点是孔门修身养性的关键,“毋意”不要瞎臆测,凡事一定要按规矩来,要顺道而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毋必”;“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真有智慧的人,先把自己的主观放下,把自我放下,一味地站在“自我”主观的立场上,与别人、与事情相争,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孔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时时处处事事强调要加强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人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接近圣贤的!孔子“绝四”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效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