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艺术手法【精选】
采薇这首诗采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一、重章叠句;二、赋比兴手法;三、对比手法;四、虚实结合;五、情景反衬;六、情景交融;
一、重章叠句
我们知道,重章叠句的基本特征是:语句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地方换几个字,比如,”。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这样的诗句在诗经中比比皆是,他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内容上,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2.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叠音词的使用,诗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采薇开篇就是在这样的一咏三叹中把主人公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赋比兴手法
赋是诗经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采薇》第二部分,“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就是用的赋这种手法。极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前三章以薇起兴,以采薇开头,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诗中就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而主人公的焦虑、痛苦心情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三、对比手法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中把时序:“今——昔”、物候:“柳——雪”、人生:“往——来”这几组对比,经过诗作者的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
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通过这样的对比,将主人公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有力的诠释了诗歌的主题。
四、虚实结合
在诗歌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云:“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虚句变为死句”。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在《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等为虚。“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等为实,作者巧妙地利用虚实结合这种艺术手段,深刻的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五、情景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昔我往矣,”士卒即将离开家乡,走向战场。是离别、是悲情、是哀伤,但是诗中却写到此时是“杨柳依依”。良辰美景,分离之痛,真有点“大煞风景”。
“以哀景写乐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乡时本应该是欢愉的,可是那种因久戍在外、家人两不知而生发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虑之情“雨雪霏霏”四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现实与人之常情的反衬,在抒情主人公内心深处产生的冲击更大,“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从而产生的“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六、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征夫的悲喜复杂之情,尽寓“柳”、“雪”意象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所谓”景为情设、情由景生“。
总之,《采薇》一诗中“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既有景物描写,又有心理描写。这些手法,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既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因此《采薇》不愧是《诗经》中经典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