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怎么写

2024-12-06 06:50   geyange.com

诗词入门⑦:七言绝句写法

七言绝句,是近体诗中最灵活也是最容易出彩的体裁。古代不知有多少大家,主要靠擅长绝句,便能名垂千古,在诗歌史上书写光辉的一笔。像盛唐的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中唐的刘禹锡,怀古七绝与竹枝词光耀诗坛;晚唐杜牧,七绝冠绝一时;北宋王安石的小绝句,人称“半山体”,极富特色;南宋杨万里,流传最广的便是灵巧活泼的绝句。

想起这些诗人,我们的脑子里总会有那么几首熟悉的绝句浮现出来。在所有诗歌体裁中,绝句最灵活,写好了也最容易脍炙人口。最基本的一点,在语言方面,写绝句一定要做到流畅、典雅。关于七绝的写法,这篇文章里要讲几点,大家一定要留意。

第一,诗词创作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手法:情景交融。

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意,是主观的,指情感、思想方面;境,是客观的,是外在的景物、环境。二者水**融,其实就是主观的人内在思想活动,与外在的自然事物,相互融合,所构成的奇妙境界。这符合我们传统“天人合一”,“宇宙人生”的观念。也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品,它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作者的生命在里面。

所以,看诗词,除了语言之美外,透过语言,是能够看到作品背后的人的。

如何情景交融呢?举一个例子。杜甫曾经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抓到过,押入长安城。那时的长安城,已经被叛军占领,大肆屠戮,已经很荒凉破败了。有一年春天,杜甫悄悄跑到曲江边观赏,就写了一首《哀江头》。他是要借助眼前的景物,抒发破国亡家的沉痛感受。

可你要知道,春天的景物是美好的、灿烂的,你怎么把这种景融进自己的情,且写得深刻、沉郁。其中有两句: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江头有那么多宫殿,那么多门,以前多么热闹、繁华,现在皇帝跑了,很多王孙贵族被杀了,现在都锁着、都闭着。这已经很冷清了。后面一句才是借景抒情。“细柳新蒲为谁绿”,细柳呀,新蒲呀,开得多茂盛、多美好。可是你为谁而绿呢?人都走了,国都都残破荒芜了,你还旺盛地生长着,给谁看呢?

“为谁绿”三个字,就把悲情融进去了,力敌千钧。没人了,荒芜了,他才会这么问。而另一方面,细柳、新蒲所代表的大自然仍然生机勃勃,它不管人世间的兴衰离乱,这是以自然之无情,反衬人间之多情,让诗人情何以堪。

顺着这个思路,南宋姜夔,曾游览扬州。当时扬州作为宋金前线,也是屡经战乱,再也没有以前的繁荣、热闹。那杜牧在写著名的《扬州慢》时,结尾怎么说的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都荒败成这个样子了,桥边的红药,还开得那么艳丽,摇曳于春风之中,你是为谁而开呢?红药无情,不管人世沧桑,自开自落。以无情衬有情,这种写法,这还是老杜那个手法的翻版。

杜甫的句子,细柳、新蒲、绿,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姜夔的句子,桥边红药,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作者是怎么把它跟主观的情结合起来的?关键就在两个字:为谁。这一问,就把诗人的情感带进去了,并且含而不露。因为有主观的情感融入进去,所以那细柳、新蒲、红药,就不再是死的景物,而是包含着作者主观情愫的事物,这便是意象了。象,就是事物,包含了主观的“意”在里面,才构成意象。

意象,再构成意境。就像好的山水画,必须有意境美。否则,画得再像,也只是死画。

“为谁”这样一问,把“情”与“景”融合,值得我们借鉴。类似的成功例子很多,像金代元好问写《摸鱼儿》,开头就说: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那么苦的莲心,它是为谁而苦呢?这是借“莲心之苦”暗喻“人心之苦”。

秦观被贬到郴州的穷山恶水,他内心苦闷,写《踏莎行》结尾说: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江绕着郴山流得好好的,为着谁要流到潇湘去呢?言外之意,这里连郴江都呆不下去,要流走了。可我偏偏贬谪在这里。

这样一问,不但景与情交融,而且问得委婉、含蓄,把多少言外之意都含在里面了。

比直接写我愁苦、我坚强、我烦闷、我开心,那是要强过几百倍的,因为后者那种直白的写法,是很苍白且让人生厌的。你加了两个字,就成了艺术的手法。所以,读诗要读细,而后为我所用。这种借鉴,绝非抄袭,却能使诗词倍增色彩。

还有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严恽的《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这样的一问,充满了多少关切与同情。这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翻新、变化。因而,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学会汲取古人有益的经验。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过一首很有名的绝句《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是杜审言被贬到南方经过湘江时,写的一首七绝。迟日,是春日。春日的园林,这是美好之景。昔游,说明以前游过。以前游的时候,春风得意,心情很好。现在贬谪,再游园林,回想起以前的游览,感到悲伤。“悲”字把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绾结起来了,并且还把“昔”与“今”的不同,也绾合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借助客观景物传达主观情感,往往需要关键字作链接,像之前的“为谁”二字

像王勃《山中》第一句“长江悲已滞”的“悲”字,第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的“况属”二字都是链接的关键。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作边愁”三字把花鸟的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融合起来了。就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是客观的,他用“感时”“恨别”,就把客观之景主观化了。

第三句是正面叙述,写自己从京国被贬南方。

一般在律诗绝句里,直接叙述不宜太多,需要写景点缀。像这样的客观叙述,杜审言只用一句就带过去了。第四句又回到景:“不似湘江水北流。”但是,这景里面有情在。它是跟人形成了对比。京华在北方,作者眷恋京华,想回北方。但作者是往南贬的,江水却是往北流的。他才觉得自己不如江水,江水能往北,自己却不能往北。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一对比,就显然了。它表现了作者对京城朝廷的眷恋、依恋,以及对自身遭贬身世的悲伤与无可奈何。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后两句还是对偶句,但它对得很流畅,以至于让读者忽视了它讲究对仗。这是很高明的对仗,属于流水对。

所以,我们看一首诗里,除了第三句,其他几句全是情景交融。要么借景抒情,要么融情于景,绝不直白浅露。作为写诗之人,要有一种气质与风度,无论什么境况,语言表达要有分寸,要有艺术感染力。不能一遭贬,就在诗里呼天抢地,对朝廷、皇帝怨声载道,用那种直白浅露的语言作谩骂式的发泄。

这种写法,是让人生厌的,也是最不入流的写法。

第二,是写诗的句式、语气问题。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大有作用。一个意思,同样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述句式、表述语气,诗的高下立马就显示出来,表达效果就截然不同。

我们讲写诗要善于在结尾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耐得住品味,一方面以景语作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另一方面以问句作结,也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1,要善于以疑问句作结,这样能引人思考,耐人咀嚼。

比如孟浩然写过一首七绝《渡浙江问舟中人》,三四句写道:“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作者不时地伸长脖子远望着天边,并且问着舟中的人:“这么多的青山,到底哪一座青山才是越中的地界?”言外之意,我什么时候才能到越中?

上句一个望的动作,下句一个问的语气,就把旅途中希望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写出来了。

再比如张祜有一首七绝名篇《题金陵渡》,后两句写道:“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这两句,有的选本末尾标的是句号,有的版本是问号。我觉得句号显得直而乏味,不如问号好。你用问句作结,表明作者并不肯定两三星火的地方是瓜洲,但他在急切地问,说明他希望是瓜洲。

事实上也有可能是瓜洲。这样一问,就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盼望以及喜悦之情,就显得微妙多了。

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最后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一问,就把作者的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充分了。

以上三例是以疑问句总结,很多时候会用到“何”这个字,像何时、何处、何人、何事等,通过这样问的语气,语言上造成一种婉转含蓄的效果,显得充满韵味。其实不光是结尾,开头或中间用疑问来写,也能增强这样的效果。

用“何时”的例子,像苏曼殊《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李之仪《卜算子》:“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用“何处”的例子,像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谭嗣同《有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用“何人”的例子,比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何事”的例子,比如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等等。注意“何事”在古诗词中的往往是“为什么”之意,而非“什么事”。

当然也还有用“几人”“几时”“几处”“几点”等词语表示疑问,加强委婉语气。

除了用疑问语气,还有用“反问”句式加强肯定效果,增强语气、语势。表示反问语气的词汇,一般是“安”“岂”“焉”“奚”等。像杜甫写《垂老别》:“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一句疑问,一句反问。写战乱年代,到处都是焦土,再也没有乐土,主人公年迈之极,仍然要从军打仗,哪里敢有半点犹豫、盘桓?

柳亚子写诗讽刺袁世凯称帝,有一首七律《孤愤》,中间有两句:“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上句说袁世凯称帝是沐猴而冠,下句说袁世凯的御用人才是乘时而起的腐鼠,语言抨击很强烈。至于“焉”的例子,杜甫五古《赠卫八处士》,说:“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当初与朋友一别,哪里料到二十年后又重逢了。那种悲喜交集之感,都在平淡的语句背后。

至于“奚”,作反问时,跟“岂”“安”的意思差不多,只是用得少。郁达夫《乱离杂诗》有两句:“一死何难仇未复,百身可赎我奚辞。”作者觉得一死并非难事,只是国仇未报,尚需苟活;如果以“我”一身,可赎百人之身,那“我”又何须推辞呢?你看郁达夫虽然是反问的语气,而态度却是十分果决的。

另外“讵”“宁”也有岂、难道的意思,可以表示反问、感叹。像李白写《望鹦鹉洲怀祢衡》,有两句:“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李白觉得像祢衡这样才气横溢而又孤傲的人,时代却容不得他,最后被黄祖杀死,实在是太悲痛、太惋惜了。“五岳”是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五座大山,方寸,是人的内心。李白说自己内心仿佛突然横亘着五岳大山,那么巍峨地耸立着。

这就是“我”内心的不平与孤愤啊。“讵可*”,*问语句,就是不可平的意思。而在《史记》中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当时揭竿而起时不是说过一句名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以反问表达控诉的语气。李白有一首《把酒问月》,有两句:“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宁”就是哪里、难道的意思。只看见月亮晚上从海面升起,哪里知道,早上不知不觉就从云层间消失了。

其次,要善于以否定作结,退一步去说,反而显得有余韵,有味道。一般以“不知”“不管”“不解”“不信”等带“不”字的词句为主。

以“不知”的例子最多,并且句子充满了妙趣,很有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像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白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等等。“不管”的范例也不少,像郑文宝《柳枝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林黛玉《唐多令·咏柳絮》:“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黄庭坚写过水仙花,借水仙花流落庸人之手,比喻国色天香的女子,嫁与庸人,却无可奈何。他说:“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以水仙为喻,语言极委婉,而内心极伤痛。“不解”的例子,如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第三句就是。

“不信”的例子,辛弃疾《鹧鸪天》,有两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朱熹的七律《鹅湖寺和陆子寿》,结尾两句:“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第三,如何组织七字的语言,达到以上效果呢?

接下来列举一下生活中的实例,进而说明怎么借鉴前人的思路,写出情景交融的诗句。

1.比如,你跟朋友告别,告别的地点在江南水乡。离别后很久,忽然有一天你来到这个当初的告别之地。芳草丛生,你想起了朋友,思友之情就像绵绵芳草一样,可以怎么写?

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芳草来表现离别之情。怎么借助?前面不是有“为谁”的句式吗?拿过来用,试着写两句:

不见水乡离别处,年年芳草为谁青?

这两句,感觉适合做绝句的后两句,那你在补足前两句,一首绝句就写成了。而后两句,正好就表现了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比直接写,好得多。

情景交融,借芳草传情,形象,而且以问句作结,就显得含蓄、耐咀嚼了。

当然还涉及到写诗炼字的问题。如何炼字?你也可以尝试“年年芳草为谁生”一句,琢磨“青”和“生”哪个字好?自然是“青”字好,因为草青,就已经包含了草生长的意思在内,而且多了一层颜色的修饰,把内在无形的思念,外化为有形、有色的芳草,这就是形象思维。

前人有类似的手法、构思。李白被贬时,写过一首诗《鹦鹉洲》,结尾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我们借鉴过来,写成这两句,谁也不能说是抄袭。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改造、创新。而李煜写过一首《清平乐》,写对离人的思念:“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秦观借鉴过来,写名篇《八六子》开端就说:“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效果非常好,跟李煜的句子都成了脍炙人口的佳句。

我们用芳草表达离情,也不是凭空而来,前人有这样的构思。所以,要细心读,好的思路要留心、句型要留心,借鉴过来。

作为初学者,学会继承、借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且写出的句子会很好。这比凭空硬凑,效果好很多。因为往往我们在硬凑的时候,为了符合平仄,又是颠倒词语,又是生造词语,拼凑句子,结果写成的诗句,要么不符合诗的句法,非常生硬,不流畅;要么不合逻辑,意思、语句都不通。这样的诗,肯定是不好的。

2.再比如,你去公园、花园散心。当时心情不好,挺郁闷,而园里的梅花又特灿烂,特芳香。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是不一致的,那如何借助梅花传达你的感情呢?自然是对比、反衬了。试着写这样两句:

梅花万树红成阵,不管人愁独自香。

把梅花的绚烂呀、芳香呀都写出来了,而人的内在烦闷也通过对比中,表现出来。虽然你的感情只是轻轻一点,并没有淋漓尽致地去写,但是它有味道,含而不露,耐品。这样效果就好多了。

前人有相似的句子。辛弃疾有一首《南乡子·舟中记梦》最后三句说:“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我们后一句从辛弃疾这里变化而来,由写月转成写梅花,并不算抄袭。因为首先,前一句是我们自己想的,并非两句都是直接搬过来;其次,把“圆”改成“香”,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梅花。这种效果很好。

当然,有人要说了。

假如,我们游园时,看到梅花开,心里不郁闷,很开心、很喜悦呀。那怎么写?那就不是对比、反衬了,是正面衬托、烘托了。我们就要把这种喜悦、欣喜之情融进景物中。如何融?你看这样的句子:

小梅也似知人意,故作红云万树香。

梅花好像也懂得人的内心喜悦,特意趁着这个时候开出万树的红云,散发出阵阵的香气。红云,比喻红梅开成一片的样子,就很生动。所以你看,正着写,反着写,都可以,关键看你怎么用。

记得杜甫写过《三绝句》,第二首有两句:“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杜甫说,门外以前见到鸬鹚,后来飞走了。

今天,我突然在沙头,看见你们(鸬鹚)了。你们还对我有猜忌,但我内心坦荡。从今以后,你们若知道我的意思,一天可以来一百次。这都是把外在事物拟人化了,使梅花呀、鸬鹚呀,都具有了人的情态。这样的句子,既灵动可爱,也充满了情趣,耐读、耐寻味。

3.第三个实例。比如去野外游玩,有芦苇丛。芦苇不是有芦花吗?芦花开的时候,不是白花花一片么。可是,作为游玩之人,我们的情感是喜悦的、豪迈的、轻松的,你怎么借芦花表达情感呢?

很多事物,看起来跟表达情感风牛马不相及,其实不是的。你只要有诗心,有诗人的形象思维,善于转化,就能情景交融,借外在事物传达出自己的感情。我们试着写这两句:

野游不减平生兴,莫学芦花作白头。

这里“学”“白”字都是入声,属仄声。这两句完全符合平仄要求。用芦花白头的萧飒、衰颓,反衬游玩之人的豪情逸兴。这样借景抒情就出来了。

古人有稍微类似的句式,曾几有一首《三衢道中》,三四句说:“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我们变过来使用,既不算抄袭,又能培养语感,使写的句子流利顺畅。

4.最后一个实例。我们在都市送别朋友,怎么表达惜别之情?看看古人怎么写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借月表达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们也用月色来表现呗。当朋友走了,被楼层遮住了,看不见了。月亮还在,它还照着朋友。好了,看这样两句:

多情最是婵娟月,远过楼头还送君。

这样试着去写,有意象、有诗味,句子也流利、流畅,还显得情韵悠长。晚唐韦庄写过《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我们把“无情最是”改成“多情最是”,有何不可?句子成了我们的,表达的意思也符合我们的情境。这是反用,把“无情之柳”换成了“多情之月”。

我们还可以正用。晚唐五代诗人张泌不是写过一首《寄人》么?你看他怎么写的: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两句,写得多美!我们那两句何尝不可以写成:

多情只有婵娟月,远过楼头还送君。

照样很美,也很有味道。所以,我们平日读诗,碰到美的句子,能背就背下来。它能培养你的语感。没准,什么时候,哪一句就能被你借鉴,为你所用呢?

以上四个案例我讲完了。我这里要着重强调一点,不管你如何情景交融,一个大前提是:诗句要流畅,合乎诗的句法习惯,逻辑意思还要没有问题。

除了平仄是第一关,语言是第二关,且是至为关键的一关。作为写诗者,你采用的任何手法,表达的任何情感,都是要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因而,万不可以为诗只要写得符合平仄即可。不可为了符合平仄,生拼硬凑诗句,把诗写得很生硬,逻辑意思不通。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组合,而后形成的句子,读者要能读得通,意思要能理得通。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千万要留心这一点。我们随随便便拈出古人的绝句,读读就能感觉,多通顺,多有意味。

看看明代杨基的《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先不管意思,单是读起来就觉得流利顺畅的,毫无滞塞、阻碍,跟行云流水一样。再看看清代阮元的《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还有民国时期,郁达夫写写乡村的诗《山村首夏》:

一事诗人描不得,绿蓑烟雨摘新秧。

吴芳吉年末回家写给妻子的诗《将自永宁归家先寄内》:

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苏曼殊感慨自身飘零的诗《本事诗》;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再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文人老舍,以及大家都不熟悉的诗《赠沈柔坚》:

君到长安春似海,卖花声里燕初来。

随便拈出民国诗人写的这些句子,哪一个不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便不用深究意思,一读,美感就能彰显出来。因而语言关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要敢于多写、多练,语感就培养出来了,诗句就越写越顺了。

练习:这篇文章后,大家试着写一首七绝。七绝格律一共有四种格式,而以首句入韵为常见,我这里列举两种格式,大家任选一种去写。

首句平起入韵式(平起平收)

(平) 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仄起平收)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任选一种去写,内容不限,写完可以帖在留言区。

往期文章:

诗词入门①:平仄与四声

诗词入门②:韵脚与押韵

诗词入门③:格律(替、对、粘)

诗词入门④:格律(孤平、三平尾、拗就)

诗词入门⑤:诗的命题与立意

「青楼诗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