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4
博野于铁江译释(2019.4.23)
八八(郑板桥)
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
朱文印小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
【启功自注】
二百数十年来,人无论男女,年无论老幼,地无论南北,今推而广之,国无论东西⑴,而不知郑板桥⑵先生之名者,未之有也。先生之书,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平视其并世⑶名家,盖未见骨重神寒⑷如先生者焉。
当其休官卖画,以游戏笔墨博鹾贾⑸之黄金时,于是杂以篆隶,甚至谐称六分半书⑹,正其嬉笑玩世之所为,世人或欲考其馀三分半书⑺落于何处,此甘为古人侮弄而不自知者,宁不深堪悯笑乎⑻?
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绩⑼,吾窃以为俱是亦俱非也。盖其人秉刚正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无不可言之事⑽,笔下无不易解之辞,此其所以独绝古今者。
先生尝取刘宾客⑾诗句刻为小印,文曰“二十年前旧板桥⑿”。觉韩信之赏淮阴少年⒀,李广之诛灞陵醉尉⒁,甚至项羽之喻衣锦昼行⒂,俱有不及钤此小印时之躁释矜平⒃者也。
【译者附注】
(1) 国无论东西:无论东方的国家还是西方的国家。
(2)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3) 并世:同时代。
(4) 骨重神寒:骨气坚挺,神气凝重。
(5) 鹾贾(cuógǔ):盐商。
(6) 六分半书:汉隶称八分书。六分半书意指打了折扣的八分书,是开玩笑的说法。
(7) 其馀三分半书:有些世人不理解六分半书的含义,以十分为准来衡量,于是去寻求馀下的三分半在哪里。
(8) 宁不深堪悯笑乎:难道不是太可怜可笑了吗?
(9) 循绩:良好的政绩。
(10) 胸中无不可言之事:胸中没有不能说的事情。形容襟怀坦白磊落。
(11) 刘宾客: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官太子宾客,故称。
(12) 二十年前旧板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郑板桥年轻时家乡的扬州人看不起他,后来中了进士,有了名气,大伙又都重视他了。郑板桥引用此句唐诗表达心迹: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
(13) 韩信之赏淮阴少年:西汉开国名臣韩信年轻时曾受淮阴少年胯下之辱,发迹后反而赏赐了那个侮辱过自己的少年。
(14) 李广之诛灞陵醉尉:西汉名将李广罢官后曾受灞陵醉尉侮辱,李广又起用后杀掉了那个灞陵醉尉。
(15) 项羽之喻衣锦昼行:项羽夺取天下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项羽说成功后不到家乡炫耀就如同穿着锦绣的衣服在夜里走路,谁也不能看到。于是定都家乡彭城。按项羽的比喻来说就属于“衣锦昼行(穿着锦绣的衣服在白天走路)了”。
(16) 躁释矜平:浮躁的心态都化解了,矜夸的情绪变得平和了。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郑板桥。认为他的书法神寒骨重,笔墨萧寥。他能独绝千古,是因为秉性刚正,襟怀坦白,心态平和。
【原诗译释】
1.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郑板桥胸襟坦白,品格最高;他的书法精神凝重,骨气坚挺,笔墨萧疏。萧寥:寂寞冷落。
2.朱文印小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他的朱文印章刻的是唐人的一句诗:二十年前旧板桥。这枚印章虽小,却概括了郑板桥千古不朽的人品。朱文印:白底红字的印章。
【附图】郑板桥书法
/3784994011928648949.jpg
八九(汪中)
持将血泪报春晖,文伯经师世所稀。
禊帖卷中瞻墨迹,瓣香应许我归依。
【启功自注】
功周晬失怙⑴,先母抚孤,备尝艰苦。功虽亦随分⑵入小学中学,而鲁钝半不及格。十六七始受教于吴县戴绥之⑶师,获闻江都汪容甫⑷先生之学。旋于新春厂甸书摊上以银币一元购得《述学》二册,归而读之,其中研经考史之作,率不能句读⑸,而最爱骈俪诸文。逮读至与汪剑潭书⑹,泪涔涔滴纸上,觉琴台、黄楼诸篇⑺又有不足见其至性者焉。
初于《述学》中见定武兰亭跋⑻,不觉为之神往。后见扬州翻摹本,知其原卷中只有先生手书跋尾二则,其馀诸条,悉为赵晋斋⑼据《述学》补录者。继获其帖之影印本,帖前丁以诚写先生小像⑽,神态如生。跋尾墨迹⑾,顿挫淋漓,亦非石本⑿所能毕肖⒀。
先生虽宝惜兰亭,顾得帖时已四十二岁,前此熏习,实以怀仁圣教⒁为多。功平生鉴阅书画,不为不多,而所见先生墨迹,并印本计之,不过五六事,转觉兰亭为易得矣⒂。
【译者附注】
(1) 功周晬失怙:我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周晬(zuì):婴儿周岁。怙:读作hù,本意是指依仗,凭借,引申指父亲。
(2) 随分:像别人那样。
(3) 戴绥之:启功的古典文学老师。
(4) 汪容甫: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著有《述学》6卷、《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6卷等。
(5) 率不能句读:大半连断句都不会。
(6) 与汪剑潭书:汪中写给他同族兄弟汪剑潭的信。其中写到汪中父亲早死,母亲带他乞讨过活的事。
(7) 琴台、黄楼诸篇:《琴台铭》《黄鹤楼铭》,二文皆为汪中所作,很有影响。
(8) 定武兰亭跋:汪中所作的定武本兰亭序的跋文。
(9) 赵晋斋(一七四六至一八二五):清代书画家,字晋斋,号录森,一号洛生,仁和(今杭州)人。贡生。家藏碑版极多,精篆、隶。
(10) 丁以诚写先生小像:丁以诚画的汪中先生的小像。丁以诚:字义门,清代江苏丹阳人,寓汉口(今武汉市)最久,丁皋之子,生卒年不详。以肖像画著名于时,名不亚其父,与卢见曾 (1690-1678)同时。兼工山水,下笔丘壑清雅秀逸,多有深致。
(11) 跋尾墨迹:指汪中手书的二则跋文。
(12) 石本:即上文所言扬州翻刻本,此刻本既有汪中手书的二则跋文,也有赵晋斋抄录的汪中的其他跋文。
(13) 毕肖:完全相像。
(14) 怀仁圣教:见第四八首【译者附注】(6)。
(15) 转觉兰亭为易得矣:反而觉得兰亭序更容易得到。此句意在反衬汪中传世手迹之稀少。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汪中。既高度赞扬了汪中在文学、经学、书法等领域的成就,又因二人同有幼年丧父依母为生的经历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原诗译释】
1.持将血泪报春晖,文伯经师世所稀:拿血泪写成的至情文字来报答慈母的恩情;汪中既是文章领袖,又是经学宗师,实在世所稀有。文伯:文章领袖。伯: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经师:经学宗师。
2.禊帖卷中瞻墨迹,瓣香应许我归依:我在定武兰亭序帖中看到了汪中先生手书的跋文,先生的在天之灵应该允许我认他为宗师,表达我的崇敬之情吧。禊帖:兰亭序帖。因此帖为“修禊事”而作,故称。瓣香:一炷香。香之形似瓜瓣,故名。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附图】汪中书法
九十(王念孙、陈澧)
高邮之后有番禺,安雅终推学者书。
一代翁刘空作态,几经鸣鼓召吾徒。
【启功自注】
王念孙⑴、陈澧⑵。
乾嘉学者,有大力工于书者,宜莫钱竹汀先生若⑶。然控笔略失于重,隶书更不免有钝滞之讥。戴东原⑷先生书,曾见殿试策、手简、手稿,似无以书传世之想。朱笥河⑸先生好作隶定古体,手写华山碑跋是也。其他随笔挥洒书札、楹联,无一毫馆阁习气。惟所传极鲜耳。
若高邮王怀祖⑹先生手稿、函札,所见极多,无意于书,而天真平易,平生学养,俱见于点画之间,信乎学者之笔也。
较后则推番禺陈兰甫先生书。以翁正三⑺曾提学粤东⑻,先生不免间接染其馀习。然其融合欧米,不但终成自家面目,亦见自家性情。所作书札,皆娓娓论学,首尾千百言,无矜持,无懈怠。昔人论师道有言教身教之说,余谓观学人之笔,可谓并受书教焉。
当时名家,成王⑼以爵重,可以别论。馀则翁、刘⑽各标重望,而抟土揉脂⑾,但见其处处作态,入目令人不怡,殆所谓艺成而下⑿者乎?
【译者附注】
(1) 王念孙:(1744年 ——1832年),江苏高邮人,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时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誉。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归纳《诗经》、《楚辞》的声韵系统,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
(2)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 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陈澧还主持编印《菊坡精舍集》,汇集菊坡精舍学子优秀课卷,以嘉惠后学。陈澧是位通晓天文地理、乐律算术、骈文填词的岭南大儒。钱穆曾评陈澧“晚清次于曾国藩的第二号人物”。
(3) 宜莫钱竹汀先生若:应该没有赶得上钱竹汀先生的。钱竹汀:钱大昕(1728年2月16日—1804年11月2日),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汉族,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大昕为“一代儒宗”。
(4) 戴东原: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人。清代乾隆年间百科全书式的著名学者、大思想家。 戴震出身于贫寒的负贩家庭,一生颠沛奔波于大江南北,讲学著述,50岁入四库全书馆校理古籍,精于考据、训诂,在天文、数学、物理、地志、经籍考析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为我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贡献。
(5) 朱笥(sì)河:朱筠(1729-1781),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祖籍今萧山城厢镇城南办事处黄家河村,因其祖辈、父辈在外做官,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清代著名学者,人称“竹君先生”。 朱筠品格高尚,恬淡达观,性喜山水花木,酷爱诗书金石,考古著录日夜不倦。据载“聚书至数万卷,金石文字数千种”,“所著文数百篇,古今诗数千首”。现存《笥河文集》四卷。
(6) 王怀祖:王念孙字怀祖。
(7) 翁正三:翁方纲的别称。
(8) 提学粤东:做过广东的学政。
(9) 成王:即和硕成亲王永瑆,《诒晋斋集》是成王作品集。详见第十首【译者附注】(8)。
(10) 翁、刘:翁方纲、刘墉。
(11) 抟土揉脂:写字像把土抟成球揉在纸上。形容矫揉作态。
(12) 艺成而下:语出《礼记》,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品德低劣而只凭技艺高超,那他取得的成就就会很低下。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王念孙、陈澧,认为二人的书法可以看出人品的安雅,是学者之书法,值得肯定。同时批评了翁方纲、刘墉的空作姿态。
【原诗译释】
1.高邮之后有番禺,安雅终推学者书:高邮王怀祖先生之后有番禺陈兰甫先生,要从书法上看出人品的安雅,还要推王怀祖、陈兰甫这样的学者。高邮:王怀祖是高邮人。番禺:陈兰甫是番禺人。
2.一代翁刘空作态,几经鸣鼓召吾徒:翁方纲、刘墉名重一时,却是空作姿态;我几次鸣鼓号召我的徒弟们,你们去攻击翁刘吧。鸣鼓召我徒:典出《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附图】1.王念孙书法
2.陈澧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