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模仿写七绝诗(怎样学写古诗词之七绝)

2024-03-30 04:23   geyange.com

怎样模仿写七绝诗

七言绝句是最需要天分,也最不需要学问修养能力的一种体裁。现代诗人苏曼殊,自幼未曾好好读书,初识章太炎、陈独秀时,写字都常有缺画,平仄押韵更是一毫不知。但经陈独秀略加指点,不久其七绝竟能不胫而走,令无数的青年为之迷狂。其名作如“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寄调筝人三首》其一)“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本事诗》其六)无不悱恻芬芳,凄怨感人。一般而言,七绝更依赖于诗人的天赋,而非后天的学养。但是否七绝就不可教、不可学呢?是又不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七绝在篇章上的法度,学习它在时空变换上的手段,来熟悉七绝的作法,进而讲求其悠远的声味、绵长的韵致。

七绝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结构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者邵祖平先生在《七绝诗论》一书里说,七绝的四句,第一句叫做起句,第二句叫做承句,第三句叫做垫句,第四句叫结句。他称第三句为“垫句”而非“起承转合”的“转句”,第四句是“结句”而非“合句”,是因为第三句不但有承上启下的“转”的作用,还有把诗意给补充完整,“垫”上一步的作用,第四句是诗句的完结,但往往诗意却并不完结,而是有着开放的、不尽的馀韵,并不是封闭式的“合”。起承垫结,虽非一成不变的死法,却是历代七绝名篇大体遵循的写作思路。

七绝中垫句与结句最为重要,特别是垫句,往往就把时空给“垫”得更加的高远,从而产生诗意。邵祖平先生说:“愚按七绝篇法,最要为有大篇气象,而大篇气象者,平取之不易得,宜翻腾转折,如霜隼之击空,狂鲸之撇海,始为得之。”七绝的时空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而要有更加广阔、更加跳跃的时空感。他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则东西千馀里,收在两句中。不待浩然之踪迹到广陵,而太白之神已先至之。”而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则笔之斡运,直从地面说到天上。志纬六合,气满两间矣。此种境界,惟独为胸襟阔异之伟大诗人所摄取。”在这首诗中,垫句的作用就是由地面说到天上,让空间更加地壮阔,而结句以水流不尽暗指时间的流逝,也含蓄写出思念之不断如流水。

垫句多承担时空转换的任务。如李白《长门怨》:“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前二句是说被打入冷宫的女子,在地上的宫殿里寂寥度日,而垫句的空间却忽然转换到天上,时间则由“不记春”“起秋尘”的绵远定格到一个夜晚,结句用“独照长门宫里人”摄取了一帧永恒的影像。明月当然不会独照长门宫里人,只是长门宫中可怜的女子,尤其能感受到明月的凄冷罢了。

有时候垫句只是蓄势待发,而把时空转换的任务交给结句。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三句皆是眼前景,垫句是为烘托结句而来,结句谓“日边来”,其实诗人的眼睛与我们一样,也只是人类的肉眼,而非有天文望远镜的功能,是不可能见到孤帆自日边而来的,这里是想象之辞,通过想象的力量,转移了空间。

《越中览古》同样如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皆是千年以上的故事,结句才以“只今”二句,陡转到目前。

而不太成功的七绝,多是因为在结构上缺少时空的转换,纵有一二秀句,却没有神完气足的全篇。如温庭筠的“槿篱芳杜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司空图的“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邵祖平先生就说这些句子不是不好,但“寒食”“风雨”“梨花”“残灯”“落花”这些意象,都是触目可见、随手可拾,神不远、思不开,故不能成名作。他又说北宋诗人秦观的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cīcī)。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意象细小琐碎,时空凝滞而不出于庭户之内,不懂得时空变换的篇法,故为下乘。

历史上的七绝名作,大都有时空变换在。下面我们选择几首,结合起承垫结的结构,来看一看七绝是如何依靠时空变换来实现诗意的。

边词张敬忠

[起]五原春色旧来迟。(写边地春迟,一贯如此。)

[承]二月垂杨未挂丝。(解释起句,用物象具体说边地之春的迟晚。)

[垫]即今河畔冰开日,(时间转到三月暮,边地河冰初融。)

[结]正是长安花落时。(空间转到长安。不言思都城,而情致自见。)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起]杨柳渡头行客稀。(空间在杨柳渡头,这是一个点。)

[承]罟师荡桨向临圻。(空间在杨柳渡头到临圻,这是一条线。)

[垫]惟有相思似春色,(垫句蓄势待发,谓相思如春色无处不在。)

[结]江南江北送君归。(空间转为江南江北,这是整个的面。)

凉州词王之焕

[起]黄河远上白云间。(由近到远,由下而上。)

[承]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与万仞是一多对照。)

[垫]羌笛何须怨杨柳,(谓不必吹奏《折杨柳》这首送别的笛曲,来传递幽怨,它营造了一个悬念,要待结句来解开。)

[结]春风不度玉门关。(结句和一般的时空转换不同,它是视角的转换,由起承二句人的视角,转到了春风的视角。垫句说不要唱《折杨柳》这首送别的曲子,送人到玉门关外,结句作了解释:因为连春风都不愿意去啊!)

山房春事岑参

[起]梁园日暮乱飞鸦。(近景。)

[承]极目萧条三两家。(远景。)

[垫]庭树不知人去尽,(由承句的远景,转到近在目前的庭树。又以“人去尽”暗中交待时光的流逝,引而不发。)

[结]春来还发旧时花。(“春来”是今日今时,“还发旧时花”则是今昔对照。)

归雁钱起

[起]潇湘何事等闲回。

[承]水碧沙明两岸苔。(起承二句是逆起。从逻辑上说,应该是“水碧沙明两岸苔,潇湘何事等闲回”,谓潇湘之地水碧沙明,两岸莓苔足食,大雁因何故要飞回北方呢?诗中倒过来说,故为逆起。空间在南。)

[垫]二十五弦弹夜月,(想象有湘灵鼓瑟,其声凄清。垫句承上启下。)

[结]不胜清怨却飞来。(谓雁受不了瑟音的清怨,故回转北方。垫结二句,解释前文。空间在北。)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

[起]破额山前碧玉流。(远景的画面。)

[承]骚人遥驻木兰舟。(远景中的一个点。与起句是一多对照。)

[垫]春风无限潇湘意,(思想如春风,时空皆拓至“无限”,“潇湘意”,是思念故人的情感。)

[结]欲采蘋花不自由。(空间转至汀洲之上,谓无有采白蘋放任江湖的自由。垫结二句用南朝柳恽《江南曲》的语典:“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石头城刘禹锡

[起]山围故国周遭在,

[承]潮打空城寂寞回。(二句对仗,共为起承,皆写今时之景、眼前之物。)

[垫]淮水东边旧时月,(由近而远,由地上而天上,由今而昔。)

[结]夜深还过女墙来。(时间定格在夜深,空间上由阔大的淮水东边,缩至女墙之一线。)

嫦娥李商隐

[起]云母屏风烛影深。(空间在屋宇。)

[承]长河渐落晓星沉。(空间转到天上。起承二句,只是一夜。)

[垫]嫦娥应悔偷灵药,(垫上一步,以引出结句的“夜夜心”。)

[结]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是无限的空间,夜夜,是无限的时间。)

台城韦庄

[起]江雨霏霏江草齐。(时间是眼前的这一刻,是现实的时间。)

[承]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如梦,是历史的时间,想象的时间。鸟空啼,是作者的感受,意思是鸟儿空自啼叫,也叫不醒六朝的迷梦。)

[垫]无情最是台城柳,

[结]依旧烟笼十里堤。(垫结二句意思不可分割,十四字要作一气读,意思是“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最是无情”。“依旧”二字,是一篇之眼,以台城柳的不变,与朝代的多次更移作对比。前者是“一”,后者是“多”。)

澄迈驿通潮阁苏轼

[起]余生欲老海南村。(海南村,只是一个很小的点。)

[承]帝遣巫阳招我魂。(上帝派了一个叫“阳”的女巫来招我的魂魄,这是由天上而到地下。)

[垫]杳杳天低鹘没处,(海天相接之处一艘船消失在视线中。海天相接处是一条线,海船则是一个点。鹘是一种鸟,此指船只,因古人船首都要画上水鸟。)

[结]青山一发是中原。(再由海船的一点扩展到大陆的一条线。青山一发,谓大陆的青山如被一根头发所系住,随时会飘走。)

己亥杂诗龚自珍

[起]罡风力大簸春魂。(天上地下,广阔无垠的空间。)

[承]虎豹沉沉卧九阍。(由整个天地之间,收缩到天门的一点。九阍,即天门。)

[垫]终是落花心绪好,(由天上转到地上。“落花心绪”呼应起句的“簸春魂”。)

[结]平生默感玉皇恩。(结句解释第三句。)

太平洋遇雨梁启超

[起]一雨纵横亘二洲。(太平洋在美亚二洲之间,以极大的空间烘托雨势之大。)

[承]浪淘天地入东流。(天地之大,竟都要被太平洋的巨浪裹挟。)

[垫]却馀人物淘难尽,(此用人物与天地作对比,谓人物气魄足以包吞天地。此句反用苏轼的名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结]又挟风雷作远游。(结句解释垫句,令诗意圆满。)

春日忆广州绝句陈独秀

[起]江南目尽飞鸿远,(这句是实景。)

[承]隐约罗浮海外山。(这句是想象之景。)

[垫]曾记盈盈春水阔,

[结]好花开满荔枝湾。(垫结二句,用“曾记”转换时空。“盈盈春水阔好花开满荔枝湾”,都是“曾记”的宾语。)

七绝来源于七言歌行,所以也像七言歌行一样追求明白晓畅,要有流丽之美。如果能写得自然亲切,不着痕迹,就算是成功了。那为什么初学写七绝,还要学习起承垫结的结构呢?岂非着了痕迹吗?其实,这就像写书法一样,初学书法,一定要意到笔到,练到化境才可以意到笔不到。七绝初练时注重结构,正是为了将来的泯去痕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