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经典名句赏析(《狂人日记》赏析)

2024-03-30 03:43   geyange.com

狂人日记经典名句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用了“鲁迅”这一笔名。这篇小说,被看做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部作品,在新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鲁迅本人来说,《狂人日记》的创作和发表,也是他的命运的转折点,他从此结束了囚居在家里抄古碑的生活,摆脱了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当时的启蒙运动之中,参与到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予以改造和重造的努力之中。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到了自己写《狂人日记》时的心境和动机。鲁迅说,那时他的心境非常寂寞,想用抄古碑来麻醉自己,以消磨自已的生命。有一天,一位办《新青年》的老朋友钱玄同来找他,劝他写点文章。鲁迅对他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中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听到老朋友谈到希望,鲁迅以为希望既然在将来,此时也就不能证明它必无,于是便答应,冲着那渺茫的希望写点文字,于是就动手做起小说来,所写第一篇作品就是这篇《狂人日记》

后来,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又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 以为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造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为人生”, 为“改造人生”, 为将来的“希望", 是鲁迅写《狂人日记》的动机和目的。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礼教文化“吃人”性质的小说。它借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感受和议论,来反对“吃人的礼教”, 诅咒人吃人的社会,表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作者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对未来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狂人日记》是一篇日记体小说。文章通过十三则“狂人”的日记,塑造了一个“狂人”形象。鲁迅采用日记的形式来写,是有其用意的:它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使读者觉得文章写的是“真实的人生”。这无疑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更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心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借“狂人”的口来揭露吃人的家族制和礼教文化,可谓匠心独运。

首先,“狂人”患的是迫害狂病,他对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平常常的人和事都感到惊惧疑虑,造成了一种恐怖、紧张的氛围: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岁月,眼睛射出凶光的狗,青面獠牙的一伙伙人,冷冷的笑声与撕心裂肺的咒骂声。

在人吃人的社会,一个敏感的人本来就应该感到这么恐惧,但所谓的正常人因为在漫长的精神奴役中变得麻木,灵魂业已死灭,对这一切竟然习以为常,甚至浑然不觉。鲁迅只好借助这位最纯真、最接近真理的狂人说出真相,以便惊醒世人的麻术。

对于敢于反抗世俗,追求真理,提倡改革的先驱者,中国人的做法往往加以“狂人”、“疯子”的恶名。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又怎知众人之所谓狂人不就是独清独醒的忧世之士,而自认为不浊不醉的众人,又何尝不是一群糊涂蛋,正是失去理性能力和判断力的所谓狂人呢?

“狂人”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认为“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他在“研究”中认识到:写满“仁义道德”字样的中国历史,背后实际上暗藏着一个可以用两个字描述的主旋律,两个字就是“吃人”。

“狂人”的呓语,显然透着理性的光辉。吃人的现实、吃人的历史,难道不值得所谓的清人和醒人深思吗?

本文的心理描写十分突出。小说以狂人为中心,一切都从狂人的眼中看来,按照狂人心中的感觉加以描写。狂人的心理发展,作者用一条线将它贯穿起来:他心里受了创伤,产生了恐惧心理,狂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他的恐惧心理展开。医生吩咐他“赶紧吃吧”, 本是要他赶紧吃药,但他却听成赶紧吃人了。街上母亲骂小孩的气话,他也听成要吃人。全篇就是从“恐惧”想到“吃人”, 想到自己也将被吃,因而喊出“从真心改起”, “要劝转吃人的人”, 最后才在绝望中找出希望,那就是成年人虽然不可救药,但孩子总还是可能有所希望的。这就使得所谓“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变得合情又合理。

唐中富真理,错杂中见整饬,率真而又平易,是本文的语言特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