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和陈省身谁成就大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数学家们为我国的富强之路鞠躬尽瘁,做出了很多辉煌的贡献。他们从青少年时期便立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成就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值此五四运动101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现代以来几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数学家们为我国的富强之路鞠躬尽瘁,做出了很多辉煌的贡献。他们从青少年时期便立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成就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值此五四运动101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现代以来几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他被人们誉为“中国数学之神”,“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数学家”;
他是初中毕业的数学家,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
他就是华罗庚!
衣带渐宽终不悔——勤奋学习篇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12岁进入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为家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回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数学,忙里偷闲,利用经营小杂货铺的间隙争分夺秒地钻研数学。就这样,他用了五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图一(华罗庚)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笑着说:“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活命而挣扎。”
19岁,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论文《Sturm 氏定理之研究》 ;
21岁,华罗庚遇到数学家熊庆来,熊庆来先生看到了华罗庚的数学才华和潜能,于是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
当我们还在大学校园享受象牙塔最后的时光岁月的时候,年轻的的华罗庚怀揣着一张初中毕业证和对数学的热爱,孤身踏进了名师辈出、宗师如林的清华园!
图二(清华大学)
在清华期间,华罗庚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奉献给了数学。
第二年,他的论文陆续发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1933年,23岁的华罗庚被清华提升为助教,两年后便成为了正式教员。5年后,华罗庚被西南联大聘请为数学系教授。
1941年,华罗庚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在昆明郊区的一座吊脚楼内横空出世。随着这本巨著的传播,华罗庚名声越来越大,不到四十岁,他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宗师。他的著作在世界各地出版,《堆垒素数论》一时为奉为数学界的“新圣经”。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图三(华罗庚讲课)
爱国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他在信中用诗一样的语言坦露出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
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但也许有朋友说:“我年纪还轻,不妨在此稍待。”但我说:“这也不必。”朋友们,我们都在有为之年,如果我们迟早要回去,何不早回去,把我们的精力都用之于有用之所呢?
总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图四(信的图片)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回国后,华罗庚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华罗庚晚年积极推广双选法,致力于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图五(人民科学家)
生来就是为数学而准备的:陈省身
杨振宁曾作过这样一首诗:“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燧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诗中涉及到的是几何学上的五位大师: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以及陈省身。在几何学领域,陈省身以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数学界,是真正的里程碑式的数学泰斗。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是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他曾诙谐地对同学们说,他生来就是为数学而准备的。
他还说,自己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事件不多,数学就是这样美妙的事之一。
图六(陈省身)
陈省身在少年时代即显露出了惊人的数学才华,然而他与数学相遇却是个偶然。陈省身因老师对其他学生的体罚,在第一天上学后便远离了小学;但他偶然间接触到了数学,自学了初级数学,直接进入中学。15岁那年,陈省身便考入南开大学,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痴迷和聪颖,单科成绩遥遥领先,每考数学“必是王牌”。
图七(南开大学)
无独有偶,陈省身最终选择数学也是个偶然: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图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很杂,历史、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在他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正如他自己所说:
他生来就是为数学而准备的。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因为姜立夫,转到了数学系,和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
图八(吴大任)
陈省身是20世纪的伟大几何学家,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是Gauss,Riemann与E.Cartan的继承者与拓展者。证明了一般的Gauss-Bonnet定理;建立微分纤维丛理论,并引入陈示性类,由此创立了整体微分几何;引进了几何的G结构,研究其等价问题;创立了复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论;为广义的积分几何奠定了基础等。
陈省身晚年致力于推进中国数学的发展,在母校天津南开大学创立了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并于2002年促成了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在中国北京召开(系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他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丘成桐,吴文俊,张伟平等。为中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是五四运动101周年,衷心希望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历史使命,走进科研之路,走好传承之路。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向前辈学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