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奋斗故事 “砌”出来的“大国工匠”——“95后”邹彬代表的成长故事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砌”出来的“大国工匠”——“95后”邹彬代表的成长故事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任沁沁
从小山村到人民大会堂有多远?从泥瓦匠到大国工匠有多远?“95后”小伙邹彬有答案。
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通道”上,邹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出生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邹彬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到建筑工地打工,搅砂浆、搬砖头、砌墙,苦活脏活不挑。
工地的条件大多不好。他曾经住过在建毛坯房的地下室,地面积水漫过脚面,只好用钢管搭个架子,铺块木板便是床。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通道”上的邹彬。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刚入行时,常被工友们笑“傻气”,因为当时工地上实行计量发薪水,砌墙越多工钱越多,但只要砌得不美观,他就推倒重砌。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才过得了心里那一关”——“工匠精神”正在邹彬身上悄悄萌芽。
2015年,靠着练就的砌墙绝活,邹彬被中建五局推荐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拿到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为国出征,吃再多苦我也不怕!”回忆备战时日,由于读书少,他对几何知识、图形测算几乎无法理解,直接影响了作品效果。反复训练、强化理论课程8个月后,他终于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
安全帽、灰工装,笔直的西裤,黑亮的皮鞋,手握一把检测尺……如今的邹彬,看上去职业、精神。
他被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聘为项目质量管理员,成立了“小砌匠”创新工作室。2018年,邹彬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是湖南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一员。
2015年4月29日,邹彬在位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集训基地进行训练,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摄
能够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深深地感恩这个时代,“工匠精神”得以崇尚,“我也因此可以为更多和我一样的人发声”。
“我要为建筑工人代言。”他说,如今的建筑工人不是古老的“泥瓦匠”,不是过去的“农民工”,而应该是新型建筑产业工人。
“小砌匠”拥抱了大时代,邹彬多了几分成熟。外出开会、接受采访,他会穿着衬衫、西裤和皮鞋。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穿着劳保鞋,在工地里转。
这几年,他看到建筑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很多工友购买了小汽车,工地里建有板房宿舍,有的还配置了洗衣房、烘干房。
不过,邹彬也有些忧虑:在传统建筑行业,“60后”即将“谢幕”,“70后”“80后”供应不足,“90后”“00后”寥寥无几,这种“三段式”困局已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2月24日,邹彬(左二)在湖南长沙中建五局工地和工友们聊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近些年,邹彬陆续到黑龙江、北京、上海调研,提交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中国企业海外员工医疗服务等方面的10多份建议。
今年两会前夕,他来到中建五局位于长沙、株洲等地的项目工地。趁着中午吃饭的间隙,他常搬出小板凳和工友们一起交流。
“以前最怕过年了。”45岁的工友曾庆文说,过去一到年关就担心包工头跑了,人找不到,电话也打不通,现在这种讨薪的事情比以前少多了。
水电工蒋达勇从事建筑行业20年,他插话说:“现在建筑标准越来越高,希望能多一些技能培训,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嘛。”
……
“其实,大家还是希望更有保障。”邹彬听得出工友们的心里话。
左图:邹彬代表建议,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摄
右图:工人在安徽省重点工程建筑行业首届农民工技能竞赛钢筋工项目中比拼(2019年1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去年,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推动“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相关举措的建议。今年,他继续为这件事鼓与呼。
在建议中,他提出要支持企业开办技能学校,完善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拓展工人发展空间。
“我喜欢这种为大家办事的感觉。”邹彬说,特别是一些建议得到回复、采纳,他很有成就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针对“三农”问题的这段话让邹彬备受鼓舞,“这与我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提到的‘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民工的氛围,帮助农民工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发展’等建议是非常契合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他盼望着,产业工人中,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干一行、爱一行,成长为“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年元旦,26岁的邹彬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在老家举办婚礼。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工人们的美好生活,不正是这一砖一瓦砌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