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年奋发的诗句(中年人的诗词:初读不识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2023-12-20 08:24   geyange.com

形容中年奋发的诗句

李白和杜甫,是中学语文课本上最常见到的诗人。

在语文课本上,李白总是一幅潇洒飘逸、踌躇满志的年轻形象;而杜甫则是一副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衰老面容。所以现在我们回忆起李白和杜甫,总是觉得李白年轻而杜甫老。

可是实际上,杜甫年纪比李白小很多,小了11岁!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刻板的印象呢?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基本上来自于他们写的诗词。

李白虽然也写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的句子,但我们更熟悉的是: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轻人的那种豪情壮志跃然于纸上!

而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虽然他也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之类或豪情或缠绵的句子,但更多的时候,他的诗描绘的是安史之乱后遭受苦难的底层百姓,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所以我们说杜甫的时候,总是说“老杜”,而没人叫李白“老李”,知乎上有人说: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的诗词像一壶老酒,第一次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我们历经岁月沧桑之后再来看,才会明白字里行间的深沉之意。

今天小仙就给大家分享几首中年人才懂的诗词。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人到中年,憧憬明天的时候越来越少,而回忆往事的时候越来越多。所以那些怀古咏史的诗词,更能表达出中年人的感慨。

刘禹锡是唐朝写怀古诗的大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写尽历史的沧桑。

这首《蜀先主庙》也是刘禹锡的名作。蜀先主,就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小时候读三国,喜欢的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一骑当千的赵云、运筹帷幄的诸葛亮、雄姿英发的周瑜……很少有人会喜欢哭哭啼啼的刘备。

但是人到中年,才能读懂刘备!

他出身寒微,年轻时曾屡遭困苦,但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四十多岁寄居在刘表帐下时,还感慨自己因为久不征战,大腿上长了肥肉;一把年纪了还能礼贤下士多次拜访一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诚恳请他出山;五十多岁时,还有勇气与自己一生的宿敌决一雌雄并最终取胜。他的人生,远比《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也更加可歌可泣。

刘禹锡读懂了刘备,称他为“天地英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读懂刘备的不仅仅是刘禹锡,也包括写这首词的辛弃疾。他说:那些只为自己房产、田地打小九九的人,看到刘备,应该会羞愧得抬不起头吧。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其实才30岁。他面对大好江山,想到收复中原的事业一筹莫展,听孤雁哀鸣,沉痛万分。

辛弃疾的一生,都主张光复中原,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反复遭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腹遗恨写在词里。人到中年,我们或许才更能明白这种壮志难酬、无力回天的痛苦吧。

>>>词中之龙辛弃疾,一腔热血写春秋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提到李商隐,我们会想起他那些缠绵悱恻的无题诗: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不过如果李商隐仅仅只是写这些诗的话,不可能有如今这么高的地位。实际上李商隐是学习杜甫诗风最早、最成功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诗作,都是感慨深沉的。

这首《春日寄怀》是李商隐35岁的时候写的。

24岁就高中进士的他,十多年过去了还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看到有花有月的春日美景,也无心赏玩,没有知音可以慰藉,年华老去而前途渺茫。

李商隐的这种经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刚毕业走入社会的时候,总是志得意满,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当岁月蹉跎、头发逐渐稀疏,当年的梦想依然遥不可及。

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或许还会感到,可是多少人还能有当年的初心?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年轻的时候,和朋友分别,我们总会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类豪壮的句子,但人到中年之后,和老友的每一次相聚都弥足珍贵,因为一别之后,可能就是永别了。

卫八处士是杜甫早年的好友,阔别二十年之后,二人重逢,百感交集。当年离别的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再次重逢都已经儿女绕膝,半生已过,沧海桑田。

这首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但读起来真切自然,将老友重逢的惊喜和人生离多聚少、世事沧桑的感叹体现得淋漓尽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很多人熟悉和喜爱的一首词。

苏轼的人生,可以以乌台诗案为界。在这之前,他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腔热血,满腹豪情。但这之后,他的思想逐步向道家靠拢。这首诗就体现了苏轼人到中年、历经沧桑之后的旷达。

人生在世,风风雨雨在所难免。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仓皇失措、怨天尤人,但年纪大了之后,就会觉得当年那些让我们彻夜难眠的“大事”,现在看起来都云淡风轻。即使遇到再大的风雨,也能泰然处之,“吟啸且徐行”了。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是王维中年时所作的一首诗,也是王维诗作中比较特别的一首。

我们熟悉的王维,是诗画双绝的诗佛,但这首诗却写得非常辛辣。小仙之前有过详细解读,这里就不重复了:

>>>佛系的王维,却写过一首非常辛辣的诗

小仙今天最后要分享的,不是一首诗词,而是一副对子: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这句话出自一本叫《增广贤文》的书。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我们在社会上打拼的时候,难免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些人可能会让你觉得意气相投,但是这幅对子却在泼冷水​:所谓的人情,其实​就是薄纸一张,不堪一击;而世事多变幻,所谓的功名富贵,可能只是过眼云烟​。

《增广贤文》是一本奇书,里面很多句子都意味深长。有些人说它是最早的反鸡汤教材,而小仙更愿意把它当作一本通俗的《道德经》​。人到中年,重读此书,肯定会让你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有一本书,价值超过《道德经》

​网上有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只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理想境界。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人到中年,最好能沉稳走好以后的每一步,拥有看淡一切的豁达,不让自己变得“油腻”,就已经足够了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