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典故在认知偏差里边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

2023-12-05 02:26   geyange.com

盲人故事的启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刚认识“盲人摸象”的时候,它还躺在成语故事集里平平无奇——象当然是要看才行,摸又能摸出什么来!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也没有什么新奇。虽然在大脑的某个部位中为它留了一点点空间,但也很少拜访,未曾使用,大概也就是用它装点一下自己博学的门面罢了。

高中时,读到“朝闻夕死”,顿时感觉“卧槽,好装B,是我喜欢的感觉。”于是立志求道,普度众生。

大学,认识了一位非常精彩的哲学史老师,知道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粗浅地了解了西方哲学史漫长的批驳破立之路。在不断的自我对话以及身体力行的“舌战群儒”后,开始明白什么是关山难越。

大概是毕业后的某一天,我又重新想起盲人摸象, 反复揣摩,爱不释口,常读常新。我想它大概从我大脑的硬盘位置钻到了内存的关键位置,甚至还关联了处理器的某些单元。

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盘经》三二: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 见象也?’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故事非常简单,是讲有位国王命大臣牵一头象来,置于一群盲人之前,令盲人以手触摸。

过了一会儿,国王召唤盲人们:“你们见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都声称已经见到了。

国王又问:“大象是怎么样的呢?”

一名摸到象牙的说像萝卜根。

摸到耳朵的说像簸箕。

摸到脑袋的说像石头

摸到鼻子的说像杵。

摸到大腿的说像柱子。

摸到后背的说像床。

摸到腹肚子的说像大罐子。

摸到象尾的说像绳子。

这个故事仿佛是在说只有纵观全局,把握事物的全貌,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事物。似乎普通人只要睁开双眼就能够认识大象了。但如果说这个大象要是再大一些呢,比如说变成难识真面目的庐山,再或者是盘古大神所化身成为的万物?这个时候,一个人还可以通过感官和个人智慧去把握吗?《涅槃经》指出,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我们抛开佛家的语境,象也可以指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而盲则是世人的共有属性。虽然有很多大神通过凭借其过人的天赋以及不懈的努力打通了一个甚至多个领域,但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他们仍然也只是摸到了象的一部分,只不过比我们普通人摸到的面积大一些而已。这和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实际上,这个故事完美地阐释了认知的局限性,故事的最后,国王也给出了极为精道的解释:“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国王认为众人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各人都只感受到了象的一面,却自以为自己所触即为全象。

这个故事的深刻之处在于,争辩各方并没有人刻意歪曲事实,这是一个“纯粹”且“真诚”的争执,每个人对于想都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恰恰是这种真实为他们的坚持提供了支撑。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真听真看真感受”有所出入而断定对方认知存在问题或直接怀疑对方别有用心。

佛家对于一体多相的譬喻也是十分精妙,如果不是大象,我们很难把萝卜根、簸箕、石头、柱子、鞭子统一到一起,因此佛家显然是想强调常常被普通人所忽略的整体性。投射到现实世界,虽然思考和真听真看真感受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但有时别人的观点完全违背我们的认知,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位面。

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卫道者,虽然不会很少有人真的认为自己洞悉了世界的真理,但当自己的核心观念受到冲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里迸发出极强的对抗力,从这个角度说思想史上漫长的争辩和网络上各种激烈的撕X(靠这个挣钱的不算)都属于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证道。或许在迫不及待的证道之前,我们还是要清楚意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摒除情绪的交流,往往更能逼近真理。

我和你的眼中,看见了不同的天空——《记得》

对于个人而言,盲人摸象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阐释的哲理,更在于它准确地描摹了个人对于世界的探索。人类文明出现以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探索中不断拓展,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人们曾通过神谕、佛理或是天命易理是对自然进行拟合,有人误入歧途,有人去而复返,有人殊途同归。

人们不断对不同个体所摸到的象辨明真伪,去粗取精,才终于达到了当前的认知轮廓,即便人类早已宣告“征服”了地球三极,当前的卫星技术也已经可以获得精度极高的地理信息,信息科技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依然让人感到扑朔迷离。盲人摸象的故事依旧没有改变,即便倾尽努力也依然难以将他人领悟到的世界纳入到自己的世界观中,就好像只靠上述盲人的描述,人们也并不能将所述事物还原成大象。

可以说,人类是在凭借着自己被封印的感知能力,跌跌撞撞地探索着这个世界,这本就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画面。但就如同贪婪、妒忌一样,这种求知的欲望原本就已经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每每思及此处,总不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