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过客的语录(人生过客的经典句子,这一碗人生鸡汤,你慢慢品尝)
沉稳的人除了执行力强,更体现在内心强大。内心强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力强,更体现在内心强大。内心强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想要变强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二是组建「内心懂事会」处理棘手问题
三是保持头脑开放
四是和随机性打交道
1、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当别人在用标签谈论事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事实;当别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认知外界的时候,我们回到具体。
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只要你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把自己的现状合理化,这就是最坏的心智模式。它意味着一个人封闭外部世界,排斥了自己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那怎么摆脱这种心智模式呢?怎么做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呢?答案看起来是明摆着的:多学习、多试探、多创造。但是听起来高大上,做到极难。为什么?因为对外界和未来的开放,就意味着对现在和自己的否定。
瑞·达里欧在《原则》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我们人人都想要学到新东西,但是证明自己原来是一个蠢货,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智很难接受的代价。
那怎么样才能走出原来的心智模式?
反其道而行之。
人类有两样认知本能:标签化和抽象化。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这些预装软件原来是怎么帮助我们的,在现代社会,它们又是怎么阻碍我们的。
首先是标签化。
人要认知复杂的外部世界,最省力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它标签化,给它取各种各样的名字,例如美国人怎么想、上海人如何、某某公司好不好、谁是直男癌等,这都是标签化的认知。没办法,我们的大脑就那么点认知资源,要想快速把握世界,只能用这种快捷方式。即使不准确,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但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用这种快捷方式的标签化来认知自己,比如,我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标签一旦打上就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能做的,就是躲避那些可能让你显得不太聪明的事,比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做一件有挑战的尝试,你全要躲。
再比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也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会讨好所有的人,怕和任何人起冲突,最后你什么也干不成。
你发现没有,身边那些认知能力差的人,经常会自我标榜,比如哥们儿仗义、我多善良,等等。这不是说他在吹牛,而是这种自我标签化的结果,说明他的生命一定是在躲着什么的,屏蔽掉一些什么的,一些变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消失了。
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没错,但是怎么夸呢?
比如,孩子做对了一件事,如果你夸他「聪明」,这就是在贴标签。他以后的行为,很容易被这样的夸奖引导到证明和维持自己「聪明」的标签上来,结果就会很糟糕。但是,如果你夸他「努力」,这是在描述一个事实,那结果就是他会进一步努力。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贴标签的危害性。
描述自己,别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式说话,尽可能回到事实,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改变坏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本能,抽象。抽象化和标签化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区别。标签化是尽可能地准确描述,抽象是尽可能地扩大范围。
比如,原始社会有人在丛林里被蛇咬了,消息传到村子里,大家就知道了这片林子不能去,有蛇。你看,这就是从一条具体的蛇抽象成一片林子的能力,就是扩大化。这个能力,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当然非常有用,帮助他们躲避了很多风险。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抽象能力会把我们害得很惨。比如一个人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不顺利,被老板开除了。
他认知这件事有几种抽象的方法:第一,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第二,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工作;第三,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第四,我不适合工作。
你看,这也是从一条蛇变成一片林子的过程。如果任由这种抽象能力发展下去,他就干脆回家啃老。事实上,很多人生失败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往往喜欢用「一切」「总是」「根本」「全都」这些肯定判断来描述事情,这样做往往就会在生命中遇到很多阻碍。
还有,很多人在问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犯这个过度抽象的毛病。比如,我性格内向怎么办?我的公司如何提升品牌?我们怎么做创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还原成具体的细节,谁都没有办法回答。
比如,心理医生平时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在咨询室里,有人问类似「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紧张」这样的问题,心理医生就会反问他们: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在什么场合你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呢?在与人相识的哪些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跟谁交往呢?感觉怎么样呢?这也是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2、组建「内心懂事会」处理棘手问题
棘手问题的特点,就是它的内部包含了无穷多的复杂性,短期的、长期的,各种利益诉求缠在一起,像乱麻一样。你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偏好和诉求,可能就永远解不开。
当你要对社会、对他人负点责任的时候,棘手问题往往就来了。这种问题没有明确的路径、没有清晰的目标,甚至根本就没有彻底解决的可能性,你只能不断跟它搏斗、和它共存。成人世界里,有大量这样的棘手问题。
那怎么办呢?难道只能苦苦煎熬、见招拆招,甚至是束手无策吗?
也不是。这一篇就跟你聊聊,处理「棘手问题」的一个很有用的心法,那就是组建一个你的「内心董事会」。
请注意,这个董事会不是实体的,不是一帮人坐在这里开会,而是组建在你内心里,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说白了就是你一个人的一场思想实验。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听起来概念很简单,就是用二十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帮助你解读一本书的精髓。这种产品不就是选书、写稿、品控、制作、上线就行了吗?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产品包含了非常多的维度。反应要快、品质要好、短期要能覆盖成本、长期要能积累价值,还要能满足各种合作者的诉求。要把所有这些都平衡好,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棘手问题」。
阿狮就讲,她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在各种选择关头做判断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有一个决策团,这个决策团由她假想出来的 6 个人组成。
第一个人,是一个现在掏钱订阅的用户。
给这样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新书。市场上刚刚热起来,马上要成为话题的新书,让用户用很短的时间做个了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服务。用户能靠这种服务,和社会的热辣议题保持同步。
一个现在的用户,坐在假想的内心董事会上,他会为高价值的新书投上一票。所以他们的团队就这么干,我们的主编几乎是守在各大出版社的门口,直接拿人家还没下厂的排版文件,回来和作者老师打磨稿件。这是什么效果?新书上市之日,就是听书产品上线之日,要做到这个速度。
但是董事会上只有这么一个人是不行的,也就是只有新书是不够的。这毕竟是一个要长期积累的产品,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书呢?
比如,流传了几千年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甚至有一句话说整个西方哲学其实都是这本书的脚注。即使到了今天,即使是中文市场,这本《理想国》每年也还有二三十万册的销量,超过绝大多数新书、畅销书。这样的书,也需要解读。
阿狮说,她在「内心董事会」里,还得想象出第二个「董事」,一位十年后的用户。他的决策依据不是这本书新不新,而是在乎这本书够不够经典、有没有长期价值。所以「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就有了「镇馆之宝」这个系列。
这还不够,「内心董事会」还得有第三个成员。谁呢?一个普通人。他没有特别的偏好,也没有特别的知识储备,这个人也得请到董事会里来。
为什么?为了品质控制。一个没有偏好,也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听懂了一本书,而且对它产生了兴趣,这个听书产品的品质才算过关了。
这个普通人在「内心董事会」里的角色,有点像古罗马的「保民官」,没有决策权,但是有否决权。对啊,再好的书、再好的解读,普通人要是听不懂、没收获,他当然要一票否决。
还有第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