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名人的励志故事(通过勤奋努力而成材的历史人物有谁)
1.韦编三绝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特别喜欢读《易经》。《易经》晦涩难懂,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由于孔子翻看《易经》次数太多,竟使捆扎书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这个典故,颂扬孔子的勤奋好学精神。
适用主题:勤奋,好学,(读书)兴趣
2.悬梁刺股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适用主题:勤奋,刻苦,好学,(读书)兴趣
3.囊萤映雪
晋朝的车胤,家里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晋代的孙康家贫,晚上也点不起灯,就在冬夜坐在严寒的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诗书。
适用主题:勤奋,刻苦,好学,(读书)兴趣
4.凿壁偷光
西汉时的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晚上点不起灯。但他酷爱读书,不想浪费晚上的时间。刚好,他家邻居是财主,晚上会点灯。匡衡便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一个洞,让财主家的灯光,进入自家房间,然后他就着漏进来的光苦读诗书。
适用主题:勤奋,刻苦,好学,(读书)兴趣
5.“墨池”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适用主题:勤奋,努力,成功(成就)
6.海明威的勤奋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适用主题:勤奋,坚持、自律
7.侯宝林抄书
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为了学好相声,付出了常人难及的努力。一次,为了找到明代笑话书《谑浪》,他跑遍了北京城。最后在北京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但这本书不外借也不出售,他看完觉得不过瘾,便决定抄下来。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前去图书馆抄书。用了整整18天时间,抄完了一部10万字的书。
适用主题:勤奋,努力,用功
8.“耕砚牛”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
适用主题:勤奋,努力,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