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奥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奏响坚韧不屈的生命凯歌——北京冬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的励志故事

2023-04-12 03:11   geyange.com

中国残奥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13日晚,北京冬残奥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夺得18金20银23铜,领跑金牌奖牌双榜,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

“祝贺跟不上夺牌速度”的背后,是数不尽的汗水和付出。如果说奥运会是展现强健的体魄,那么残奥会就是展现不屈的精神。一张张写满坚韧的脸、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躯,定格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瞬间。他们用不服输、不放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南方日报记者 曹嫒嫒 冷汐 杨琼 张晋    

不给人生设限 不断向梦想发起冲击

3月12日,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国队对战老牌强队瑞典队和加拿大队,成功卫冕。终场哨声响起,4名中国队运动员在赛场高声呼喊庆祝胜利。

同一时间,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着“战友”们比赛表现的霍振玲,看到这一幕热泪盈眶。

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霍振玲在女子56公斤级举重比赛中获得铜牌。2018年,她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冰壶锦标赛并获得冠军。在30年的体育生涯中,霍振玲先后获得26枚重大体育赛事奖牌。

正是因为这段不凡的人生经历,霍振玲对北京冬残奥会特别关注,每天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赛事。她很清楚,每一名赛场上的残疾人运动员,都经历过一段追寻梦想的艰苦历程。

14岁时,张梦秋被河北省残联选中。刚入队时,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她要花两三倍的时间,但张梦秋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一次体能训练后,双腿已经疼到走不了路了。”在家哪受过这样的苦?张梦秋想到过放弃,不过,看到队友每天都在努力训练,张梦秋打消了这个念头。“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张梦秋把这句话当成前进的动力。

纯粹、专注,张梦秋将这种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张梦秋收获两金两银,在赛场度过自己的20岁生日。

3月8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小组赛,中国队对战意大利队。穿着冰球服和护具,全副装具下,很难发现场上有一位女性运动员——于静。

她是冬残奥会历史上第3名参加冰球比赛的女队员,在这次冬残奥会的冰球项目上,于静也是唯一的女选手。

38岁的于静,两年前才开始接触残奥冰球项目。残奥冰球的运动员是坐在冰橇上,冰橇下面只有一副薄薄的冰刀,很难掌握平衡。掌握平衡之后,还要学习一边掌控平衡一边带球。而且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伤痛难免。

2021年,于静通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中国残奥冰球队的一员。她不仅是唯一的女队员,也是年龄最大的球员。她从没有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以往,只要是感兴趣的工作,她都会尽全力做到最好。

打冰球时,争抢、冲撞无法避免。小组赛替换上场后不久,于静就在一次对抗中被撞倒在地,她没有丝毫犹豫,很快恢复状态。出场5分16秒,于静完成了冬残奥会的首秀。

因为体育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毛忠武的家乡在大连庄河市,16年前,一场意外让他双腿截瘫,此后,他变得内向,也不愿和别人来往。2017年,在母亲刘桂娟的陪伴下,毛忠武参加了不到10天的乒乓球训练,随后就在大连市的一项群众体育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

在这次比赛中,大连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体育部的教练范轶相中毛忠武,把他带进了轮椅竞速。周围人慢慢发现,一开始连话都不太敢说的毛忠武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3月12日,在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坐姿组的比赛中,毛忠武以29分10秒07的成绩获得冠军。在本次冬残奥会中,他先后获得1金2银的好成绩。

在教练和亲友眼中,毛忠武始终保持着坚毅和刻苦的品质。训练时,防滑手套换了一副又一副,手上仍经常磨出血泡,但他始终没放弃过。

中国残奥冰球队副队长徐金强也在体育中寻找到人生新的可能性。13岁时,徐金强在车祸中失去右腿,让他一度自卑,不愿意和人来往,后来,他开始尝试射箭、划船,在26岁时他开始练习残奥冰球。

短短6年,他经历了赛场上的失败,到获得残奥冰球世锦赛C组冠军、B组第三名,再到去年拿下世锦赛B组冠军、冲进A组,获得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入场券。于他而言,残奥冰球让他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更进一步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而进步和胜利背后的奋斗,往往只有他自己深知。

体育带来新的机遇和转折,让他们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武中伟也有着同样的体会,体育带给他的,不仅是新的人生机遇,更让他得以超越对手赢得金牌,也让他不断超越自我。18岁时,武中伟的左腿做了截肢手术,2015年,20岁的他成为一名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而在3年之后,他又被跨界跨项选拔进入单板滑雪队。

为了能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有所突破,他每天坚持训练10多个小时。3月11日下午,在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回转(LL1级)比赛中,武中伟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第13金,也是在1小时内拿下的第7枚奖牌。

“向自己发起挑战!”在接受采访时,武中伟坦言,当体育带给他新的希望时,他开始希望能在冬残奥会上再次超越自己,而不仅仅是超越对手。

不遗余力向前奔 才有机会站在顶峰

13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举行,“三金王”杨洪琼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在本届冬残奥会上,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运动员包揽了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接二连三的胜利背后,是杨洪琼数年来从不间断的努力。出生时因跌倒造成脊髓损伤,杨洪琼无法正常行走,但她并未因此放弃自我,在当过轮椅篮球运动员后,她又于2018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

这一跨界转身给她带来了不少困难。不同于轮椅篮球,坐式越野滑雪需要保持坐姿的身体平衡,杨洪琼最初难以适应,常常摔跤,教练调侃她“杨美娇”,谐音“杨每跤”,即每天摔一跤,但这些困难对这个颇具“战斗”精神的女孩而言,算不上什么。

3月9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比赛中,中国代表团半小时内连得两金。一枚为杨洪琼所得,另一枚被郑鹏拿下,这是两人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各自收获的第二枚金牌,郑鹏也因此成了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历史上第一位“双金王”。

18岁时,郑鹏在某汽修厂做学徒,一次工作中的意外让他落下双腿残疾,不愿就此消磨人生的郑鹏在20岁时下定决心要成为专业运动员,报考了残疾人体校并开始接触滑雪运动。

2018年,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郑鹏第一次参赛,获得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第四名。为了站上领奖台,此后的四年,郑鹏每天坚持训练5至6个小时,克服一个个技术难点,最终大放异彩,包揽两金。

对于坚持的意义,刘子旭深有感悟。

在2017年10月正式加入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前,刘子旭曾是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队员。最初,由于对射箭项目陌生,他常常怀疑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在教练的指导与反复的练习后,他逐渐爱上了射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刘子旭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当时练射箭的时候,每次我们去接他,别的孩子都走了,训练场就剩他一个人还在坚持练习。”刘子旭将刻苦的品质延续到了越野滑雪训练中。

日复一日的训练持续了近5年,刘子旭的坚持与付出得到回报。3月5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他获得了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个人项目金牌。

夺金后,刘子旭接受采访时感慨:“只有不懈努力,不遗余力向前奔,才有机会站在顶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