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故事100字左右(名人名言的读书故事100字)
名人读书的故事,100~200字左右。
1、伽利略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
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
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
2、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结婚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可是就在迎亲的花轿快到
家时,人们还找不到新郎。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穿着旧袍,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
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3、匡衡读书
古时候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
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4、 鲁迅读书
鲁迅少年时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拿到街头卖掉,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
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
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5、范仲淹读书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
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
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这样,他领悟到六
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
1、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8、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
9、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10、读书补自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1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1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
14、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1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1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1、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
22、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2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名人故事名言的100字左右
Ⅰ 名人故事100字
1: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忙下,最后见到了真的老虎,透过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最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2:牛顿吃饭的故事
这天,我读了一个故事,是写牛顿的。牛顿有一次请朋友在家里吃饭,可因为他要做一个实验,还没有开始吃饭就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实验室。朋友以为是轻视他,很生气,就把所有的食物全吃光了,还把一根骨头放进牛顿的盘子里。大摇大摆地走了。这时,牛顿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看了盘子里的骨头说;“原先,我已经吃了呀,我还以为我没吃呢!”
Ⅱ 名人名言小故事100字到150字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内上学读书呢?容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Ⅲ 关于名人故事的,100字以内
清朝末年, 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
1905 年, 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 双方争执不下, 最后达成”协议”, 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 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清朝 *** 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 说他自不量力,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 ”京张铁路如果失败, 不但是我的不幸, 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 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 ”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 细心勘探, 大胆试验, 经过4 年艰苦的劳动, 终於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凛然高呼:“抗日万岁!”“中国 *** 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Ⅳ 一篇名人的故事(100字左右) , 和8句读书名言( 加作者 )。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 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Ⅳ 名人名言故事大全100字约4876回答搜狗知识
名人名言的故事·故事
孟母断布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回心,答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着名的大思想家。
Ⅵ 名言故事100字左右
1、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2、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3、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4、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5、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Ⅶ 名人励志故事100字以下
1、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2、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3、刘胡兰
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 *** 的小姑娘。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同志转移而被捕。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 *** 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4、廖昌永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
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5、爱迪生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的确,爱迪生的一生就是把"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并为之奋斗的一生。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三十岁时,发明了留声机,三十二岁时,发明了"世界之光"--电灯。
6、辛柏孙
英国人辛柏孙(1811-1870)为了找到最好的医用麻醉剂,把能找到的能使人麻醉的药剂都亲自试用过,但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满意的。一天,他发现"迷蒙精"可能是一种好麻醉剂,便大量吸入鼻孔,顿时失去了知觉,良久方醒。他狂喜如童,手舞足蹈,高喊:"找到最好的了! 找到最好的了!"
诺贝尔,一次正潜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药,突然"轰"的一声,碎瓦如雨,烟尘腾空,他的新建实验室飞上了天。烟尘过后,家人跑出来一看,诺贝尔不见了,纷纷泪落如雨,个个顿足捶胸。忽然从瓦砾里钻出一个人,满身灰尘,血迹斑斑,他就是诺贝尔。诺贝尔揉揉眼睛,环顾四周,然后蹦着跳着欢呼起来: "成功了!成功了!"
7、居里夫人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8、费列德利克'肖邦
世界著名大音乐家、波兰人费列德利克'肖邦,由于受到波兰反动 *** 的残酷迫害,先后流亡法国、德国、英国等地,时间长达十九年。在这期间,他的许多贵重东西都散失了,唯独将出国时带出来的一个装满家乡泥土的银杯,朝夕不离一直带在身边。1849年,肖邦在巴黎一病不起,生命快到尽头了。
临终前,他对从华沙赶来探视的妹妹说: "波兰反动 *** 是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我死后,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在安葬肖邦的那天,送葬的人在他的墓穴里撒上了那把在银杯里珍藏了十九年的泥土,又按他的遗愿解剖了尸体,把肖邦的心脏带回了华沙,存放在圣十字大教堂里。
肖邦的心,是一颗永远向着祖国的心,是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心。在这颗心脏里,蕴含着对祖国深情的眷恋,回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旋律。
Ⅷ 名人名言100字左右,要5~10条。
1、天才是百分之抄一的灵感加百袭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5、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本生
6、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
7、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柏拉图
8、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保罗
名人读书故事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就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就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关于朋友的句子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2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跟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与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与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与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跟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是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是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3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附】有关读书的名言
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2、书籍是你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它非常忠实。——雨果
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6、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名人名言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巴金
10、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4、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1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16、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7、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8、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2、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2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4、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友情类申明桌也是了中产人有和为这临时工而奋斗。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4
朱熹在幼年时异常聪明,刚学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空告诉他:“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外边是什么?”父亲朱松感到非常惊讶。就学时,给他《孝经》读,他读完后,就在书上写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做人不孝顺,就枉为人了。”
一次,他跟着一群孩子在沙地上玩耍,朱熹一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来画去。别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神秘的八卦。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5
在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
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6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7
余秋雨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苦旅》和《中国文脉》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对中国文化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让很多人追捧。可你们知道吗,这与余秋雨先生的幼年读书时光有密切的关系。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是几十本书怎么能够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够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是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够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够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余秋雨的《长者》一文中,我们还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轻时发愤读书的情景。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这简直是上天的一个有意的成全,也使得余秋雨好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仅有高人指点还不够,还让他在某山某洞中获得某种“武功秘笈”。这次阅读对余秋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正好和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张可的指导互为补充,形成双翼:张可指导他接触西方文化,这次他却走进了浩瀚的中国历史。
关于读书的方法,余秋雨有一个著名的“畏友”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8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然后又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霍金读书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9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这篇论文共20多页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由于他勤奋好学,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0
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非常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是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感悟】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从小立志,并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斗,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西汉路温舒幼年贫困,但是他善于想办法,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成为了有名的法官。青少年置身于现代化文明管理的监狱中,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要珍惜一切学习时间,用知识充实自己,用技能武装自己,为出监后就业谋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1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有人觉得皇帝这样做太辛苦了,就劝他少看些。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2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3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论文,觉得对自己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反复翻摸,洁白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黑印。他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4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之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5
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