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刘邦(白手起家的刘邦:兵不血刃,才是高手所为)
及陈涉起,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译文】及至陈胜起兵,沛县县令打算举城响应,主吏萧何、狱掾曹参说:“您身为秦朝官吏,现在想要背叛朝廷,以此率领沛县的青年,恐怕他们不会听从您的号令。望您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集起来,可得数百人,借此威胁大众,众人便不敢不服从了。”县令于是便命樊哙去召刘邦来见,这时刘邦的部众已有百十来人了。县令事后很懊悔,担心召刘邦等人来会发生什么变故,就下令关闭城门,防守城池,并要诛杀萧何、曹参。萧、曹二人大为惊恐,翻过城去投奔刘邦以求自保。刘邦便在绸绢上草就一书,用箭射到城上,送给沛县的父老,陈说利害关系。父老们便率领年轻一辈一起杀掉了县令,敞开城门迎接刘邦,拥立他为“沛公”。萧何、曹参为刘邦召集沛县青年,得三千人,以此响应诸侯抗秦。
【分析】这段资料讲述了白手起家的泗水亭长刘邦起事的过程。
创业者刘邦的经历,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在六国遗贵纷纷复国、群雄争霸的秦末乱世中,白手起家的基层草根刘邦连“跑”带“熬”,“挺”到了最后,拖垮了不可一世的霸道总裁项羽,创立了大汉集团,深刻拓展和影响了华夏市场的发展格局,是一位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普通创业者。
别看刘邦平日里一副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样子,其始终胸怀大志,有意无意地积蓄着力量,并在这次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以稳健的政治手段逆风翻盘,充分展现其卓越的领导力,既铲除了前进路上的阻碍——沛县县令,又深得沛县父老乡亲之心,被拥立为“沛公”,为其成就霸业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48岁的刘邦在逃亡中等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话说,舆论给力,事半功倍,舆论不力,功业尽弃。
这次危机事件的成功处置,与刘邦多年来的人脉积累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江湖名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某种角度来说,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缩影。
刘邦,字季,为人隆准、龙颜,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邦,字季,为人高鼻梁、眉骨突起如龙额,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对人友爱宽厚,喜欢施舍财物给人,心胸开阔,素来有远大的志向,不安于从事平民百姓的日常耕作。
泗水亭长刘邦,平日里喜好交朋友,为人热情豪爽,不满足于生活现状,“社会大哥”范十足,在沛县一带结识了不少好朋友。在官府层面有主吏掾萧何、狱掾曹参;在社会层面有屠夫樊哙,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等等。
正所谓,时也,命也!
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甁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
马上知天命之年的刘邦(48岁),虽心有大志,仍还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
然而,一场“人生危机”彻底改变了刘邦的人生轨迹。
说到危机,我们要辩证看待,人生路上的挫折与不顺都是以痛苦的方式磨砺心智、助人成材。
前提是你得挺住、熬住,得把自己变成那块钢!
此时,秦国一统天下已有十余载。时代的主题,本应由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让百姓充分休养生息。然而,秦朝统治阶层没有与时俱进,仍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方法,造成许多摊派的赋税、劳役等无法完成,并且处罚极为严苛,让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又一次落空,甚至绝望。
人活着,啥都不怕,就怕绝望。
作为管理者,你得不断给下属“造梦”,才能维持团队的稳定。
以服役为例,秦国一统天下后,国土面积大幅扩大,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都变得比过去复杂很多,按照过去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方法,会造成很多人被征召对象无法按期抵达的情况。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没有抵达,那基本可以认定被征召对象有故意拖延行为,按秦律是要处斩的。
这便是绝望中陈涉、吴广起义的爆发点。
所以说,不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给人希望,就是给自己希望。
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受奉县里委派遣送被罚服营建劳作的夫役到骊山去,途中遭遇连绵不断的大雨,许多夫役逃亡。
刘邦察觉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释放了所有的夫役,成为了逃命之徒,却也收获了许多“天涯沦落人”。
命运总是眷顾有心之人,刘邦当然不甘于此,大搞“小动作”,为日后积蓄力量,许多有志青年追随于他。
刘季亡匿于芒、砀山泽之间,数有奇怪;沛中子弟闻之,多欲附者。
刘邦随后逃亡、隐藏在芒、砀的山泽中,这山泽间于是常常出现怪异现象。沛县中的年轻人闻讯后,大都想要去归附他。
话说,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凡事发生必有益于我”。
只要你自己不认输、不放弃,就没有人能打败你!
终于,46岁的刘邦“熬”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二、欲起义的沛县县令为何临阵变卦
陈涉吴广揭竿起义后,各县郡的老百姓都苦于秦法的残酷苛刻,争相诛杀当地县官,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许多地方官吏也感到秦的暴政不能长久,于是纷纷反叛朝廷,归附义军,保全自己。
沛县与已被义军攻下的蕲州相近,沛县县令眼看周边已是烽火遍地,义军即将兵临城下。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静观时变,二是主动起义,这二者都是有风险的。
若是静观时变,可能会被城中苦于秦法的百姓诛杀。
若是主动起义,倘若陈涉军最终打败秦军,自己是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押对了宝;倘若陈涉军最终失败了,自己则是反叛朝廷,是谋反谋逆之罪,要株连九族。
在义军尚未打到沛县前,县令还是一县的法定主官,有充足时间,权衡利弊,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那么,找到城中不稳定因素,提前将其铲除,对秦廷来说是铲除贼寇立大功。即便,秦军作战失利,义军兵临城下,自己再起义也不损失什么。
因此,知事通鉴君认为,沛县县令不是真心起义,而是在试探,想要找出不稳因素,再借机铲除。
县令故意透露出“义军即将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的担忧,待愿者上钩。
县令知道,因执行押送囚犯任务失败而逃亡在外的原泗水亭亭长刘邦聚集了一群人,藏匿在芒、砀的山泽中。刘邦逃亡后,他曾抓捕刘邦家人欲问罪,在萧何等人的担保下才释放。
因此,刘邦更希望沛县“变天”,是县令眼中的不稳定因素。
县令将萧何、曹参二人找来,密谋起义之事,借机让二人传话给刘邦,让刘邦带人前来,自己又暗中向上级报告,调遣秦军来个里外夹击。
此计,可谓是毒辣。
当刘邦率众人来到城下之时,县令果然紧闭城门,防守城池,并欲诛杀萧何、曹参二人。好在萧、曹二人翻过城去,躲过一劫。
三、泗水亭长为何一纸草书,就能让沛县父老杀掉县令?
此时,沛县城门紧闭,秦军随时会兵临城下。刘邦一干人马进是生、退是死。
于是刘邦一纸草书,射到城内,陈说利害关系。父老们便率领年轻一辈一起杀掉了县令,敞开城门迎接刘邦,拥立他为“沛公”。
一纸草书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胜过千军万马,关键在于利害关系!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力量!
此时,一是秦庭不得人心,百姓怨声载道;二是义军节节胜利,百姓看见希望;三是刘邦素来社会声誉好,被视为白帝之子,跟着他混有希望;四是城外还有许多跟着逃亡的沛县年轻子弟,都是城中各家的希望。
尤其是第四点,极为重要,天下父母没有不心疼孩子的,自家的希望成为朝廷通缉对象,依照秦法之连坐,邻居谁也跑不了,如此全城大部分人家都要被连坐。
于是,父辈们便率领年轻一辈一起杀掉了县令,敞开城门迎接刘邦,迎接新的希望。
最为关键的是,刘邦夺取沛县,并非是自己主动,而是因沛县县令发出邀约后,又主动毁约,导致刘邦没有退路而为之。在信中,刘邦也没有提出诛杀县令之类的话,只是陈述利害关系,让城中百姓作出自己的选择。
他便兵不血刃被拥立为“沛公”,体现出刘邦高超的政治智慧,赢得了良好的政治声誉。
不像楚霸王项羽起事之时,背信弃义,仗着肌肉结实,武力强悍,硬逼着大家起事,最终失去了人心。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最终,项羽败在了刘邦手里。
所以说,要多读书,读好书,越是没资源、没实力,越要通过读书武装自己。
读《资治通鉴》,如同看高人下棋,看多了,自会下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