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名言16字 曾国藩十六字家训·家训语录·十大座右铭

2024-01-09 02:37   geyange.com

曾国藩家训名言16字

十六字家训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家训语录30条(六则)

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十大座右铭

曾国藩哲言嘉句数不胜数,其 中有十句流传最广,且最有益于国人 处世修身,摘录如下:

1、“每逢大事有静气”出处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 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 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 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 事。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 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 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尤其 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 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 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 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 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 打扰他。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 种,譬如今日生。”出处这一天,曾国藩带着日记,又去拜见 老师唐鉴。唐鉴审读他的日记,见满 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很是满 意。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看上面写 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涤者,取涤 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 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 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有 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释义:如果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 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 制。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 样。出处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 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 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 获。善化唐鉴。”跟了唐鉴一段时期,尤其在通读了他 的《畿辅水利》一书后,曾国藩看出 这位理学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纸、空谈 心性的书呆子,而是关心民瘼、留意 经济、学问渊懿,亦不乏谋略的能 吏。同样,唐鉴也知道曾国藩是老成 深重、极有心计的干才。以后,唐 鉴、国藩师生之间往往探讨程朱之学 少,推究兴衰治乱的历史多。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 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 器。”释义: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平时深藏锋 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决 问题。出处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有人赠予 曾国藩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欧阳 老人说:“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 宝剑,老夫也高兴。老夫十分喜爱旧 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现把这首古剑 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 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 利器。”曾国藩听完这首古剑铭后,明白岳父 的深远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来 说:“国藩牢记在心。”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释义: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 在私底下。出处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国 华带领在湘乡招募的五百勇丁来到武 昌。曾国藩见到这个出抚给叔父的六 弟,心中很是高兴。四个弟弟,他认 为最有出息的便是这个为人倜傥雄奇 的六弟。于是亲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 的经验。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脾性,说:“衡人亦 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 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 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 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 话,望弟切记。”国华望着大哥,诚恳地说:“请大哥赐 教。”“这两句话是: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 室。”国华点点头,轻轻地重复一遍。

6、“打脱牙和血吞”出处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 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 服。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 记忆犹新。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 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 楚。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 扎下了根: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 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 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 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 辱发愤,徐图自强。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 其半”释义: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 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出处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 中国留学生,曾国藩对其抱有极大希 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然而容 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 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 干,但最后还是挺下来了容闳本想向 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听曾国藩这一 说,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 交给的担子担起来。“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曾国藩 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闳的艰 难,“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 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 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 迫。”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 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 因不识此中差别耳!”释义:文坛和官场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 两者的差别,多半会一败涂地。出处曾国藩麾下第一幕僚赵烈文,对大儒 船山先生王夫之非常崇敬。王夫之的 名作《读通鉴论》在书局刻印过程 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遍, 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 刻。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 五十余万言巨著,真是爱不释手,心 里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 拜,“大人,船山公议论戛戛独造,破 自古悠谬之谈。卑职想,若使其得位 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 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 赞同这个观点呢?“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 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 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 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 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 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 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 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 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 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 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 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 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 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 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 痛快。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 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 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释义: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 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出处湘军之父罗泽南也是湖南大儒。与曾 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 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提及:“近年 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 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 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 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 子”出处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 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 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 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 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 我常常这样想,每当想起这点,便很 灰心,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也想过。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 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 执子的人。”康福笑着说。“不是的。”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 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 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别人是谁呢?”康福睁大眼睛问,“是 皇上吗?”“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 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曾国藩 两眼望着空空的纹枰,似在深思。“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康福追 问。“冥冥上苍!”曾国藩苦笑着回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