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对学生的启示 《萨迦格言》的当代教育价值
【出版日期】【摘要】《萨迦格言》是我国藏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对青少年进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教育方面,它都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课程文化资源。其作者萨迦“不强求一致”、重视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的观点,也具有弥足珍贵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萨迦格言》 四个支柱 地方课程开发
一、作者萨班及其多元一体文化教育观
萨班(1182—1251)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祖,法名“贡嘎坚赞”“。萨班”是“萨迦班智达”的简称“。班智达”是古印度学位。萨班自幼跟父亲和哥哥学习显密经典,后来师从印度学者释迦室利,学通大小五明,成为西藏获得班智达学位的第一人。[1]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藏族教育家。在他的亲自悉心教育下,其侄八思巴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被元朝封为第一位帝师,曾为蒙古族创制文字——“八思巴文”。萨班的《萨迦格言》一书,是我国藏族第一部教育学名著,有“藏地《论语》”之称。这是一部格言体哲理诗,共分九章,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寓意深刻,不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还曾被译为八思巴文、蒙古文、汉文,以及英、法、印度、日本、捷克和匈牙利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
萨班认为,“众生之欲各式各样”,“强求一致是闹纠纷的根源”。[2]这与我国古代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都有相通之处。八思巴受萨班这一思想影响极深。忽必烈一度准备拟诏要求全西藏所有教派都改习萨迦教法时,八思巴极力谏阻“:无论如何也要让各派修习自己的教法。”[3]
萨班非常重视社会和谐。在处理族群、教派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反对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的简单二元论观点:“谁是朋友谁是是敌人,狭隘者把他们绝对分开”,而智者则懂得“哪怕是自己的敌人,处理得当也能变成朋友;哪怕是有毒的东西,经过炮制也会变成良药”。他倡导社会和解,反对仇杀,冤冤相报“智者对自己的敌人,如能像亲人一样友善,即使不能完全和解,仇恨也会逐渐消除”,“想要消灭全部敌人,砍杀决不能使之穷尽;如能克制自己的嗔怒,所有的敌人都会消失。”这些可贵的思想,对于充满“文明的冲突”的当代世界,无疑是金玉良言!对于我国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萨班认为:“一滴水珠虽然渺小,进入湖泊就不会干枯。”元朝初年,萨班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亲赴凉州会谈,促成藏族投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也由此使西藏地区结束了自吐蕃王朝崩溃以来已经持续四百多年的分裂与战乱局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统一和繁荣时代。萨班的国家统一思想和历史伟迹,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今天,萨迦寺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萨迦格言》与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
《萨迦格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许多至今仍然闪耀着熠熠的光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4]从这四个方面解读《萨迦格言》的当代教育价值,是最好不过的方式。
(一)学会学习
1、好学乐学
萨班劝聪明人要学习“:哪怕是绝顶聪明的人,也很少能精通一切事情;哪怕是极其敏锐的眼睛,也不可能看见声音。”缺乏智慧的人要学习:“如果自己没有智慧,就该虚心请教学者;空手未能杀死敌人,手中就该拿上武器。”萨迦既承认天赋的差异,但更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在智者的教诲下,愚者也会变得高尚;经过训练的鹦鹉,鸟嘴也能说出人话。”由于认识到儿童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意义,萨迦反对打骂儿童:“若经常鞭打和教训,就是牲畜也会听话;不用驱使而能自悟,就是聪明人的标志。”
2、理想远大
庸人虽然了解很多,但只求有益于自己,也就“只不过是一丝星光”;而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小而言之,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排忧解难“:当愚人间不和而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大而言之,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聪明而正直的大臣执政,举国的愿望都能满足;端直的箭在善射人手中,想射哪里就能射中哪里。”在萨班看来,要把自己的智慧与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要使自己成为学者,就需满足众生欢喜。”
3、知识观正确
学习的目的在于明辨是非,而非简单地记住知识“:人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4、虚心请教
向学者请教,要有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钻研经典,诚诚恳恳向智者求教,帮助你的人也会尽力,将来自然会有收益。”即使渊博的学者也有缺点,求知的人还是要亲近他“:雨水虽会剥蚀房屋,世人还是喜欢它。”另外,要不耻下问:“为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那怕是小孩子的话也要听;为了能得到奇异的香料,哪怕是野兽的肚脐也要取。”
5、重视辩论
藏传佛教教育重视辩论,《萨迦格言》强调了学者之间开展辩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智者不经过考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辩论的目的是明辨真理,所以不仅不应该影响辩论双方相互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增进他们的友谊“:哪怕是最激烈的论敌,也会变成最好的朋友;许多辩论的结果,大都走向了统一。”辩论有时会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说到底是因为当事者虚荣心太重“:傻瓜为同意已见而高兴,高尚的人为真理而高兴。”所以要把追求真理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虚荣心放在第一位“:对赞扬不表示高兴,对轻蔑不表示愤怒;专心致志追求学问,才是学者应有风度。”
6、勤学苦练
《萨迦格言》中说“:自己所需要的经典,必须天天逐句铭记;如蚂蚁筑巢酿蜜,久而久之必成学者。“”世人都尊敬有学问的人,要想有学问靠自己努力;努力而得不到的学问,抱怨别人又有何用。”
(二)学会做事
1、深思熟虑,谨言慎行
做事之先,要思考清楚能不能做,该不该做。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做“:终究办不到的事情,再好也不要去妄想;消化不了的食物,再香也不要去贪食。”违法乱纪的事情更不能做“:不守法纪的人一时得逞,终究免不了遭殃;水鸟违法得到了陆地,最后仍被狮子杀死。”如果对于坏事和办不到的事情,别人叫做就做,那就是傻瓜:“谁相信有人花钱买梅毒,哪有人把一切当成礼品。”当然对于能做、该做的事情,也要权衡利弊“:无论做何事情,都要衡量利弊;如果利弊相等,无疑就该放弃。”如果“能得到大的利益,小的损失不必计较。”已经下决心去做,那么在做之前还要思考清楚方法步骤“:即使事情肯定成功,事前也要再三考虑;事后再去左思右想,那就是愚蠢的表现。”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草率从事“:事情无论大小,聪明人都很认真;狮子捕杀大象或小兔,同样也毫不松懈。”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要谨慎小心,切忌鲁莽:“新地方没有了解前,原有地方不要放弃;左脚还没有落地时,右脚腾空就会跌倒。”人们鲁莽草率往往是为了逞一时之勇“:智者有意回避危险,正是勇敢坚强的表现;狮子为了捕杀水牛,避开牛角决不是胆小。”当然,谨慎小心是对的,却不应谨小慎微,惴惴不安:“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测,出现问题要设法解决;要过河才脱靴子,不过河脱它有何用。”就做事的方法而言,固然不可为达邪恶目的不择手段,但“只要是对人对已有益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去做都可以;善于采取巧妙的办法,绝不会有人说你狡猾”。《萨迦格言》对做事整个过程的分析,可谓是细致入微,逻辑非常严谨。
2、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合好,会变成更美好的颜色。”与人商量不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主意,而且本身就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所以萨迦又说“:哪怕是很小的事情,聪明人也要与人商量;成功了没有话说,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美德。”当然,听取群众意见是对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智者遇事都有主张,傻瓜只会随声附和;一只野狗叫了几声,群犬就会一哄而起。”另外,要完成一件大的事业,一定得依靠朋友帮助:“火在燃烧森林的时间,一定得借助风的威力。”但是不仅要知道借助别人的力量,更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托蠢人办理事情,不光事情败坏自己也要遭殃;让狐狸作了国王,不仅臣民受苦自己也要身亡。”
3、勤勉奋进,持之以恒
治学离不开勤奋,做其它任何事情也一样“。不肯辛勤劳作的人们,今生来世都不会有成就;没有精心耕种的土地,再肥也长不出好庄稼。“”谁想得到幸福,先要历尽艰辛;如果把这当成痛苦,幸福也就无法实现。”任何事情都很难一帆风顺,对此《萨迦格言》告诫人们“:贤者遇到危难,就像那上弦月亮;小人受到挫折,就像熄灭的油灯。”
(三)学会相处
1、严于律己,提高修养
萨班指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挑拨是非、谣言诽谤、谎言欺骗等恶劣行为,会使人失去友谊和帮助:“忘恩负义夫,谁敢跟他做朋友;费力而无收获的土地,哪个农夫愿意耕耘”,“做了欺骗别人的坏事,和诽谤师长朋友的恶行;如果是谎话则无人相信,如属真情乱说又使人惧怕”。
萨班还指出,要注意避免对别人的语言伤害“。身体的创伤名医可以治疗,语言的创伤谁也无法弥补”,“充满慈爱和仁义的言语,最容易取得人们的欢心;想用钱财买得别人的尊敬,今生今世也不会得到满足”。他还告诫人们不能过于耿直“:树直遭人砍,箭直易伤人。”另外,要广交朋友“,关系再好的人要讲情面,其他的人也不能抛弃。”
2、宽以待人,和睦相处
《萨迦格言》中说“:有德操修养的人,能与众和睦相处;同一种类的牲畜,都能够聚集成群。”和睦之道在于善于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想为自己谋福利,先要为他人谋福利;只为自己打算的人,自己的愿望也不能实现。”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被人家侵害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会如何。”要注意辨证地看待问题“:对某些人有益的事,对另一些人可能有害;野蒜对伤风有疗效,有胆病的人吃了就中毒。”
(四)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如何保存自己,安身立命,这是人的动物性生存;二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尊严,这是人的类生存。《萨迦格言》在这两方面都有独到的论述。
1、克制物欲,善待身体,善待他人,以求安身立命萨班告诫人们要合理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是痛苦的根源,就像是自己的敌人,倘若能够很好的驾驶,身体也能成为谋福之本。”他承认物质需要的合理性“:积攒了财富而不用,等于积赞了自焚干柴;蜜蜂酿就了蜜糖不吃,被人们拿走等于自杀。”但是他强调个人财富的获得要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之上“:专为他人办事的人,实际上是为自己办事;专为自己办事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别人效劳。”他也强调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要合理合法“:自己应得的报酬就取,不该得到的不去贪求;从树上采摘果子,过分贪婪就会跌下来。”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关键是掌握与各色各样人们交往的艺术。如果“侮辱了高尚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将火把朝下低垂,会烧伤自己的手臂”;如果“对坏人太夸奖了,会引起对自己的轻蔑;把粪便撒向天空,首先会落到自己头上。”虽然和老子一样,萨班强调以柔克刚“:柔能够克柔,柔能够克暴;柔能成就一切,柔是最锋利的武器。”但他也正确地指出“:不适宜地过分驯服,谁都可以对你驱使训斥;木棉被人做成垫子,谁会把棉杆当垫子来铺。”
2、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之为人,离不开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反思和追寻。《萨迦格言》说“:用卑劣手段得来的财富,谁能说它是真正的财富;猫和狗吃饱了肚子,还会做出丢丑之事。”对于有学问而又品德高尚的人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原则“: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萨班认为,作为学者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你有多少羞耻心,就有多少学问做你美德”,否则“,如果你不知羞耻,学问只会助长你的恶行”。
萨班认为,一个人必须善待自己的亲友。“贤者虽然身居远方,也能关照他的亲友;雨云虽然飘在高空,却使庄稼获得丰收。”与之相反“,愚蠢的人财富再多,很难想到自己的亲友;富有者总是哭穷叫苦,像贪婪的老鼠一样死去。”父母们对儿女操尽心力,而子女们却虐待老人,萨班对此十分痛心“:无论父母如何疼爱孩子,孩子不会同样对待父母;父母一生辛勤抚育子女,衰老时却要受子女欺侮。”
萨班指出,“积善是安乐之本”“。即使不能勤奋修善,也不要坠入恶道;英雄即使不去杀敌,难道会残害自己人?”萨班提倡为人民谋利益“:平常不为别人利益着想,这样的行为和畜生一样;成天只知道为衣食奔走,不是连禽兽也办得到吗?”他还把施舍穷苦人作为美德而反复强调“:施舍是最大的财宝,善心是最大的幸福。”
此外,萨班还强调要不断调服自己的心性,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高强者何需要发怒,低能者发怒有何益。“”贤者的烦恼容易劝解,小人生气愈劝愈糟;金银再硬也能熔化,狗屎燃烧只能化为臭气。”
三、《萨迦格言》与新课程开发
由上可见,《萨迦格言》不仅是我国藏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且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比如读了“只有学者才热爱知识,庸人对知识哪会关心;蜜蜂才热爱芬芳的花朵,苍蝇怎会把鲜花赏识”,使人油然而生向学之心。读了“谋划了一百件事情,做到底的一件也没有;没有恒心者的结局,就像跑街窜巷的老狗”,使人陡然增长坚持的勇气。读了“尽管满肚子是学问,仪容不整也要受人轻视;蝙蝠的本领再大,因为无毛而被鸟类抛弃”,无论多么不拘小节的人都会立即注意一下自己的仪表。新课程改革鼓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像《萨迦格言》一类的藏族传统经典,无疑是西藏地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其汉文版可以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阅读资料,让藏族学生在阅读本民族优秀文化经典的同时学习汉语言,既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汉语言的兴趣。我们也可以采取臧汉文对照的形式,作为双语教育的教材。当然,与一切古代经典一样,《萨迦格言》不可避免的带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相信宿命,轻视妇女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相关语句需要节删,或者用注释、导读等形式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该书虽然有一定体系,但是可能由于长期流传过程中失去了原貌,以至于各节格言之间的逻辑显得还是比较凌乱。课程开发中可按照上文的“四个支柱”加以梳理。
另外,加强《萨迦格言》这样的藏族传统经典文化宣传教育,对于增进汉族等其他民族了解藏族文化,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陈庆英:元朝帝师八思巴[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2]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M].次旦多吉等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考虑到《萨迦格言》没有上下文语境,注明页码的意义不大,加之本文对该书引用非常多,一一注明将占用很大篇幅,所以下面凡引用该书,一律不再加注。
[3]转引自冯建勇:八思巴:民族和合,西藏一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许可峰 西藏教育2012-03-20
编辑:仁增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