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是没有自尊的爱吗 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状态
要求自己无条件,就是最大的条件
很多妈妈们会发现,自从有了孩子,似乎生活就不是自己的了。
随便哪一个亲戚长辈,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街坊邻居,都可以对我们带孩子的方式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我们经常会听到:
“不就是一个孩子吗,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这点儿事儿吗,你应该怎样怎样。”“老一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就你名堂多,矫情!”
似乎所有的语言都暗示着,养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你觉得累,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论调: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如果想修改影印件,就要先修改原件。”……
这一系列言论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并不是毫无道理。
但这样的宣讲,无形之中给父母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似乎只要孩子有哪一点表现不好,就会被贴上“熊家长”的标签,无脸见人。 然而,如果把父母亲也看成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和其他职业相比,养育一个孩子,真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了。
一个吱哇乱叫的小家伙就这么突然出现,没有任何说明书,自带的最常见运行程序就是哭,怎么会不叫新手爸妈们手忙脚乱呢?
好在现在网络发达,资讯丰富,赶忙到处查找资料,四处求助。
于是乎,各种专家说、理论说、书上说、长辈说就如狂轰滥炸一般,让人无所适从。
各种育儿指南看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指南真的就只是指南,因为完全按照指南来,你就压根找不着北。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是比较安静内敛的,情感很丰富,同时也很敏感。
朋友看到孩子的行为,总觉得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于是就去对照那些育儿书籍,想看看这孩子究竟有什么问题。
在比对了一条条数据资料之后,她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孩子安全感不足。
于是就整天忧心忡忡:
“喂奶真的那么影响安全感吗?我只喂了几个月怎么办?”
“我曾经用哭声免疫法,把孩子关进黑屋子。这可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弥补吗?”
“我在孩子三岁之前曾经离开过他一段日子,结果他现在真的很缺乏安全感。我后悔死了,我该怎么办?”
在一些有关哺乳和断奶、哄睡和分床、工作和家庭的微博下,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妈妈在自责、担忧、纠结、恐慌。 我们往往对父母不太宽容,尤其是随着新育儿理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于是各种言论和理念就开始偏向于对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现在这个社会,孩子一旦出现了某些“不良”行为,父母总是受到责备的那个。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在不忽视影响的同时,应该想着如何去解决。 在我女儿叶儿快三岁时,我开始给叶儿选择幼儿园。
曾经在跟随一个家长团参观一所幼儿园的时候,园长全程都在言之凿凿地宣讲:
“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怎样;如果你们这样,孩子就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就完不成对自己的构建,就会人格缺失……”
听着她慷慨激昂的话语,再看看周围妈妈们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小心翼翼地请教自己哪里做错了,以后就拜托老师了,给老师添麻烦了……
然而,是不是从根本上完全避免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孩子就再也不会受到父母不当言行的伤害了,幼儿园就可以获得一个纯洁无暇的孩子了? 将孩子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父母,这是一种简单粗暴且不负责任的逻辑。
且不说孩子天生自带的精神内核决定了他就不会是一张白纸,任你涂抹。
只要整体给到孩子的爱充足,即便就是父母的某些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也不觉得这就是一件无法挽回、不可饶恕的罪过。
我们来这世上一遭,有自己需要成长的功课。
同样,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功课。
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妈妈,对孩子只有滋养没有伤害,似乎这样就可以成就孩子幸福快乐的一生,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一种自恋。 “如果我不逼着孩子学习,他就考不上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娶不到好媳妇,就过不上好人生。”――这样的逻辑,大家都能看出问题。
可是现在很多妈妈担心的却是:
“如果我不能无条件对待孩子,孩子就不自由了;如果我不能控制情绪,孩子就有心理阴影了;如果我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就阻碍孩子发展了,孩子就不幸福了。”
这两种逻辑,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这果然是“神”逻辑。
然而父母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就有局限性。
有时候我们会自责:“这种低级错误就不应该犯啊!”
可是我们回过头去想一想,哪种错误是“应该”犯的呢?
你会发现,所有错误都是不该犯的,所以,你是在要求自己永远正确。 为人父母,其实是我们和孩子彼此陪伴、共同成长,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完美的化身,时时刻刻保持正确。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必须”要怎样的,一旦陷入“必须”的执念里,我们就会给自己设立很多的标准和规条。
如果达不到,就会因为担心自己伤害了孩子而焦虑不安,或者因为自己没有做到而后悔自责。
如果父母总是陷在这样的情绪里,那么即便是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也感受不到平安和宁静。
对待孩子的方式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看见眼前真实的孩子,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头脑中。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共识。
然而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状态,它是父母内在丰盈、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
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同等重要,都值得被满足。
我们总是说,爱孩子,如其所是。
那么我们对待自己,是否也能如自己所是呢?我们能不能接受,自己就是有时候做不到呢? 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大概是每个父母的愿望。
然而内心强大,不是指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正确做完美,而是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也有脆弱、不足,接受自己可以是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宽容、甚至尊重自己作为人必定会有的局限,温柔地对待自己,而不是挥起鞭子鞭挞。
内省不疚
内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内疚,是对自己指责攻击。
内省,是看到:“哦,原来我是这样的。”而内疚,是自责:“我怎么可以这样呢?”
内省的首要步骤是自我观察,看到自己的旧有模式,你才能有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只观察,不评判。 亲爱的妈妈们,你们当初所做出的选择,都是当时的你们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不是因为你们做得不够好,而是可能因为当初你们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
可能你会后悔:当时我为什么不坚持一下呢?
但在那个时候,你是真的没有办法再坚持了,否则你一定会坚持的。
可能你会自责:我为什么没有做好一点呢?
可是在那个时候,你已经做到你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你尽了自己的最大能力给了孩子爱和关照,所以请不要自责、内疚、后悔。
如果哪位专家、哪篇文章所宣讲的育儿理念,是用威胁、恐吓的方式,让你看了后觉得焦虑、惊慌、恐惧、后悔,那么这种宣讲方式本身就是有违“无条件养育”的。
我们可能会有失误,但失误不是罪行。
不必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也不必自责甚至有罪恶感。
可以改变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去谴责你自己这个人。
指责自己过去“应该”怎样并没有建设性意义,重要的是你现在怎样,以及你想去往何方。 请关照自己的内心,无需苛责自己。
无论是生活还是养育,都是在做出无数个选择。
我们无法将已经做出的选择重来,但我们可以在下一次选择中做得更好。
我始终觉得,人生是一个逐渐强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改错的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地方还可以更好,然后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 我们自己选择,自己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好与不好。
不必痛苦,无需纠结。
请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在成长的动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放下困扰我们的种种焦虑,把注意力放在建设性的成长和改进上,而不是在对自己的否定和内疚中消耗自己。
成为父母后,我们忽然发现好像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去学习,要去成长,但我们不是去学习所有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爱。
而爱,永远都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不断学习、实践、成长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引领和教育。
我们不知道孩子将来会遇上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律、自爱,在对待他人时善良正直,在艰难困苦时不轻言放弃,在面对人生时谦逊豁达,以及发自内心的乐观向上。
这些都会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源泉。
孩子选择了你,就是为了引领你成为他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