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团长是哪里人
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2020年初,我们宅在家“大疫灭亲”“以独攻毒”,避免“疫发不可收拾”,最终变得“宅心人厚”。复工复产后,打工人纷纷就位,为了不“四大皆空”,只能“万死不辞”,对“早畜晚归”的日子含着泪说“真香”。转眼2020年已经过去,直播带货依然“琦乐吾穷”,劝人善良说句“耗子尾汁”。我们用成语调侃生活,而时代的变迁也解构了一个个成语。
一位北京市民独自骑行在街上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约而同、别来无恙、敬而远之、通风报信、宅心人(仁)厚等成语都有了新的含义。
不聚餐不约会,这是大家都同意的,是为“不约而同”;只要别来聚会,就会减少得病风险,所以“别来无恙”;对人“敬而远之”,因为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对对方的尊重;每天都要“通风报信”,定时开窗通风、时常汇报自己的情况成为疫情期间的常态;宅在家久了,人也慢慢变胖,达到“宅心人厚”的状态。
疫情期间,将常见的成语赋予新的解释,成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相较于各类“土味标语”在大街小巷的广泛流行,“抗疫成语”则在网络空间中掀起了一阵潮流。
标语讲“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用成语说就是“大疫灭亲”。“今年过年不拜年,宅在家里最安全”就是“以独攻毒”,最有效的防疫药物,就是老实待在家。随着“保命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爱”“勤通风勤洗手,扎堆聚集不可有”等标语遍布大街小巷,人们戴口罩、勤洗手的意识越来越强,“罩夕相处”“漱手就勤”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面对不同的受众,“土味标语”和“抗疫成语”各自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而活跃于网络空间的这些“抗疫成语”,因为表达幽默、内涵丰富,使用范围也跨越了圈层,出现全民流行的趋势。
一圈有一圈的流行语
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人们回归到忙碌又多彩的日常生活,各自的关注点再次分化,出现了一批在不同圈子里流行的成语新解。
电子支付、手机导航,信息化时代将一些成语重新定义。现在最怕“四大皆空”,支付宝、微信、银行卡、钱包全都没有钱;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可以“道听图说”,在路上借助导航地图找到目的地;“机不可失”的不是机会而是手机;许多人“日理万机”,每天用大量时间玩手机,而且是“无微不至”,不会去没有微信的地方。
个别网友为成语补充拓展了新的含义,引起其他网友的共鸣,加速了使用与传播。这些成语的新解,有些诙谐幽默,偏重娱乐性,使用门槛较低,也有些暗含自嘲或讽刺,不了解深一层的含义可能出现误用。
下半年爆火的“打工人”一词,不像“打工仔”那么卑微,也不像“打工者”那么一本正经,透露出黑色幽默式的自嘲。“打工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网友们用一组“社畜成语”进行着调侃。
加班、看到工资条的状态——畜畜可怜;人在工位上班,脑子却在家玩耍——身首异畜;工作后,内心积累了很多焦虑——畜心积虑;好不容易到了发薪日,却发现薪水根本不够负担生活开支——入不敷畜。看得懂这些词,才真的是“社畜本畜”。
热门事件总能成为造梗大会,今年兴起的直播带货同样贡献了一批热门梗。“琦困无比”是一种蹲守在李佳琦直播间蹲到已经犯困,但依然坚持看直播的状态;“琦乐吾穷”是指看李佳琦直播时不断下单,李佳琦很高兴,网友却穷得泪如雨下。不过这类词语往往随着热门事件的产生而流行,随着事件热度下降会逐渐过气,流行周期较短,使用范围也难以脱离热门事件本身。
成语新解不是审丑狂欢
有人说:“网上每多一个瓜,世界上就多一个被毁掉的词汇。”有些随着热门事件而产生的成语新解,将一些成语从褒义或中性推向了一条不归路。
“耗子尾汁”不是什么神秘毒药,而是好自为之的谐音,是自诩为“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的雷人雷语。因为资本推动,马保国的一系列闹剧收获了无数流量,还有企业为“耗子尾汁”抢注商标。按照“黑红总比不红好”的流量逻辑,资本对网友的审丑狂欢推波助澜,将丑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标准与道德判断。
“耗子尾汁”“雨女无瓜”等流行语,最初也许是因为有趣而流行。但这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误写误用,很容易把“趣梗”变“烂梗”,最终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武器库”。
曾经的口吐芬芳,说人舌灿莲花;现在的口吐芬芳,说人脏话连篇。曾经的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现在的冰清玉洁,表示虚伪自私、言行不一。曾经的恕我直言,是有话要直说;现在的恕我直言,是杠精要开始表演了。网上杠精还喜欢用“有一说一”,披着实话实说的幌子,说着颠倒黑白的歪理。
词语的产生与使用,不仅传达思想,也会塑造思想。当传统成语一个个被歪曲误解,失去的不仅是成语中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还有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而增加的不仅是可供调侃玩笑的梗,还有语言暴力对文化安全的威胁。
当“您”不再是尊称,而带有嘲讽的含义,“您有事吗”不是问有没有事要做,而是问脑子有没有问题,我们将如何得体自如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