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面子 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2023-08-10 22:37   geyange.com

命运的面子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作家林语堂曾经把“面子、命运、恩典”看成是统治中国的“三大女神”。

纵横上海滩近30年的杜月笙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体面,二是场面,三是情面。”三碗面合成一碗面就是“面子”。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新浪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

从“给面子”、“留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到“打狗还看主人面”,“不看僧面看佛面”,有关面子的种种说法在人们的言语对话里更是随处可见。

但查阅众多文献,发现至今尚未有哪项研究成果给“面子”下一个公理性的或科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有人说,“面子”是中国作为人情社会的典型标志。有人说,“面子”是国人过分强调个人尊严的恶果,导致人际交往常常牺牲原则而使社会凭空具有了一种“虚伪”。

“面子”到底是什么?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是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潜规则?中国人为何对“面子”如此看重?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黄光国先生所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一书,为我们揭示了“面子”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通常,我们将一个人爱面子理解为这个人自尊心强,但其实,这些仅仅是浅层的表现而已。当我们用“面子”来解释和调节社会心理和行为时,其含义就引申为一种既有形又无形的社会心理存在。

因此,黄光国教授认为:“个人的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而这种地位和声望,可能来自个人的性别、家世、祖籍、个人努力,也可以“得自非个人因素的地位,诸如财富、权威或社会关系等等”。

中国人的面子类型,可以分为五种,1、自我知觉到的面子,2、他人知觉到的面子、道德性面子,3、才能性面子,4、地位性面子,5、人际关系面子。

在重视人情的中国社会里,人们更看重的面子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的评价,即:地位性面子和人际关系面子。

同西方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不同,中国传统社会里非常重视人情,平时必须讲究礼尚往来,不管别人是有喜事、还是有急难,中国人都喜欢“做人情”,以维系彼此间的感情。对方接受了我的礼物,便是欠了我的人情。在‘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的社会里,对方如果受了别人的恩惠,欠了别人的人情,也应当时时想办法回报。这就构成了人情法则,人情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资源。一个人面子的大小也就反映了他可以提供可用于人情交易资源的多少。

回到地位性面子、人际关系面子,一个人面子的大小反映的是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大小,个人社会关系愈大,结识有权势的人越多,其地位就越高,权力形象也越大,其“面子”就越大。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如果张三介绍了一个能力非常有限的李四到某公司,该公司因张三的出面而录用了李四,周围的人就会说:“公司是看在张三的面子上才录用了李四。”这时,张三依靠其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如果张三的出面没能使李四获得录用,周围的人就会说“该公司没给张三面子”,而张三就会因为其社会关系不行而降低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时的张三就“很没面子”。

“没面子”不仅仅伤害了张三的自尊,更重要的是对张三社会关系网的否定,进而降低了其社会地位。张三甚至会为此而觉得“耻辱”。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害怕在交往中“没面子”。

在意图依靠“面子”达到目的的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身份地位不同,那么请托者的愿望请求能否实现,取决于资源支配者对各种因素的衡量。据黄光国教授的研究,首先资源支配者会考虑自己为此付出的代价,自己否能够承受,再考虑接受者给予回报多少的预期,最后还要考虑对方关系网中其他人的反应。对方关系网里人物的影响力的大小也经常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对方结交的都是权贵,那么,其请托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举个例子,副市长的儿子去请某某局长给某个项目,一般都能达到目的,局长因为请托者是副市长的儿子,其背后有一定的影响力,授予某项目,可为其获得副市长的进一步使用,收益是大于付出的。

胡先缙教授认为:请托者向其有关的资源支配者求人情时,如果被拒绝,他会觉得很没面子。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社会规范下,将来一有机会,他也有可能让对方面子上不好看,最后大家都没面子。为避免难堪,资源支配者最好是考虑“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人情”给他。如果资源支配者接受了对方的请托,就等于是肯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的自尊,他觉得“面子上有光彩”而且欠了对方人情,一定要伺机回报,“这样才大家都有面子”。

所以,黄光国教授认为,“面子功夫”影响资源分配者,依照自己的意思改变资源分配的方式,则是中国人常玩的一种权力游戏。

给个面子,点个赞再走好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