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管教(如何对儿童进行正面管教)

2023-06-16 03:52   geyange.com

对孩子管教

正面管教的原理可以比作一幅有很多方法和理念组成的拼图。如果你没有把态度和工具结合起来用,这个方法对你来说就没有意义。 ——简 ·尼尔森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每次家长咨询中,我都会提到我们的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家长谈论看到的孩子在新事物出现时候的很多的退缩,很多的逃避、很多的 情绪问题之前,先考虑自己是否维护孩子“我能行”自信心?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家务活动能让孩子参与的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因为觉得孩子“生了病”就更加娇宠,须知:你让孩子做家务,其实是给孩子机会参与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我,鼓励到位,孩子都是喜欢干活的。这种简单重复工作来得快感和满足感可比单纯的自我刺激来得好极了。这可是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呢~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对自己“能”的控制情况:自我赋能效应。在家长咨询中,我们鼓励家长在规则基础上给儿童足够的选择权。让儿童觉得是他的自主选择决定了事情的发展,而背后实际引导行为功能性的是大人,也就是我们说的“上帝之手”。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心智理论的东西,常说,说太多,家长自行翻看其他文章理解或参加心智力个训/小组课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严厉(过度控制)

有规矩但没有自由;没有选择;“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骄纵(没有限制)

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

有规矩但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我们必须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

严厉型——“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收到的惩罚。”孩子不参与决策的过程。

骄纵型——“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

正面管教型——“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当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种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又会怎样呢?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当孩子们学着做一名对家庭、班级和社会有贡献的成员时,他们就会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重要的长期效果,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惩罚不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标准,正面管教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符合这四条标准,第一条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

“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

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利)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

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有时候“决定你要做什么”。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的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较劲之前是如此。

所以,要记住:和善等于尊重。

当然,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设立是不一样的。

父母需要为他们设立限制,但仍需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实施。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

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

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家长咨询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只重视给孩子封闭式的问题,但是却希望孩子能够很好社交:这是很难的。我们要尽量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适当的支持和提醒。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才是印象最深刻最有可能在社交中去应用的。

在这里提个醒: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们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

惩罚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

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心灵纽带)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

是否长期有效?

惩罚有效——短期有效。

惩罚通常会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问题在于成年人不了解惩罚的长期效果。受到惩罚的孩子不可能会想:“噢,谢谢你,这对我太有帮助了。我几乎都等不及让你帮我解决所有问题了。”

相反,他们想的是反叛(只要逮到机会),或者以严重的丧失自我为代价而屈从。

成年人使用惩罚——尽管它并没有长期效果——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像你道歉”

3.解决(Reslo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孩子在听,甚至那些语言能力“很差”的孩子,也能给予你“没关系,我原谅你”的回应。很多时候,你可能错过了很多非言语的沟通形式,这篇文章帮助你关注孩子非言语的表达。

人类93%社交是非言语沟通能力,您对谱系孩子的社交训练方向找对了吗?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但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归属感和价值感得到保障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责任感、自律和自信,这是教育目的。解决不良行为只是手段,目的是培养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足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