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的诗句(立身名言 立身的名言)

2023-06-09 11:55   geyange.com

立身的诗句

立身的诗句

立身名言立身经典语录共收录关于立身的名言24条

男儿立身须自强。唐代诗人 李颀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立身名言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魏徽上书。染:习染。这两句大意是: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就是说看人的一生能否育成就,能否作出一番事业,只要看他从小有何习惯,爱好即可得知。此话虽嫌绝对,未必科学,但自小养成的习惯、嗜好,对人一生的思维方法、世界观,工作态度等等均有重大影响则是可信的。可以此说明对儿童应及早加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切不可掉咀轻心。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慎终》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专长。过两句大意是:积蓄有千万钱财,不如掌握一两样小小的技艺。钱财积蓄得再多,如果只出不进,早晚也会“坐吃山空”。虽没有万贯家财,但会一些小小的手艺,也能凭着它挣钱得利,养家活身。这两句可用于告诫青少年及时学习各种知识,掌握某些本领、技能,将来才能自立于世。也可用于劝诫为人父母的:与其为子女积蓄钱财,不如让子女及早学会立身的本领。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

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琮琼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唐代文学家 陈子昂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关于立身的名言清代学者 王永彬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后周・冯道《偶作》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 冯道 《偶作》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唐・李颀《送陈章甫》。侯:古时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陈侯”即“陈君”,指陈章甫。虬(qiu求)须:拳曲的胡子。仍:这里是加的意思。颡(sǎng嗓):前额。这两句大意是:陈君立身处世多么坦荡,胡须拳曲,双眉浓黑,额头宽广。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刻画人物著称,本诗就是一首代表作。这两句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勾勒了陈章甫的品格容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坦荡的胸襟正和虬须、虎眉、大颡的外貌相称,可用以描述相貌堂堂的正人君子。诗的后两句是:“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唐代诗人 李颀 《送陈章甫》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宋代诗人 刘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立身名言宋代诗人 郑耕老

立身莫若亲贤士,防患应须远酒徒。明代官员、理学家 薛u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宋・林逋《省心录》忠诚信义、 廉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省心录》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富贵?唐代史学家 吴兢

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保我不鉴壁,信君方得珠。 关于立身的名言唐代诗人 寒山

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唐代诗人 寒山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清・赵尔巽《清史稿》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清代学者 赵尔巽 《清史稿》

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明代文人 沈承 《晚明小品文库・沈君烈传》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立身名言德国作曲家 贝多芬

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亚历山大

‘懒惰’二字,立身之贼也。千德万业,日怠废而无成,千罪万恶日横恣而无制,皆此二字为之。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修身》

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爱弥儿》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关于立身的名言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易生。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究心不求无碍,心无碍则所学蹋等。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无过。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语言以减少为直截。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见利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 白岩松 《幸福在哪里》

名人名言分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