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大帝《庭训格言》10则)

2023-04-22 12:52   geyange.com

康熙《庭训格言》

1.字乃天地间之至宝,大而传古圣欲传之心法,小而记人心难记之琐事。能令古人

今人隔千百年觌面共语;能使天下士隔千万里携手谈心;成人功名,佐人事业,开

人识见,为人凭据,不思而得,不言而喻,岂非天地间至宝与?以天地间之至宝而

不惜之,糊窗粘壁,裹物衬衣,甚至委弃沟渠,不知禁戒,岂不可叹!故凡读书者

一见字纸必当收而归之箧笥,异日投诸水火,使人不得作践可也。

2.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

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

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

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3.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

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当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至有所疑,寻人问难,则长进通达,自不可量。若即今全不用力,蹉过少壮时光,

即使他日得圣贤而师也,未必能有益也。

4.朱子云:“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

之,欲别求书者,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此言极是。朕自幼亦尝发愤读

书看书,当其读某一经之时,固讲论而切记之,年来翻阅其中,复有宜详解者。朱

子斯言,凡读书者皆宜知之。

5.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

则营求少;营求少,则品味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邃,然后观史。观

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论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

学如不及也。

6.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

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故朕

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7.朕八岁登极,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

书人。其教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其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

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

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

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

于寻常人者以此。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

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圣

希贤,孰能御之?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9.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人所留之经书。故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

《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所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

种杂学乎?

10.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

据理直行,得失自可无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凡圣贤经书,一言一

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

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4e6���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