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空降师帽徽 美国系列:第101空降师
美国系列:第101师空降师 - 冯·华伦斯坦的文章 - 知乎
(前篇)
一场恶战永远是让部队团结起来的最好方法,经过诺曼底共同经历的这惊心动魄三昼夜 506团的弟兄们开始彻底以“101师”自称,昔日的牢骚满腹一去不复返。
因为101师在诺曼底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们以在这种英雄的单位服役为自豪!
在诺曼底之后的“市场一花园”行动中,第101师的任务属于最轻松的,他们负责夺取并巩固离盟军出发点最近的埃因霍温——现在是一座以足球而闻名的城市,结果这段最短的路程英国第30军竟足足磨蹭了三天才到,这期间101师饱受补给匮乏之苦。
当第30军的车轮缓缓碾过伞兵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大桥时候,全师上下无不对英军指挥官破口大骂。
但是不管怎么说101师还是幸运的,至少比起同样参加“市场一花园”行动而近乎全军覆没的英国第1空降师要好得多,101师的战斗力还在。
战后,美国人总结了“市场一花园”的教训,认为单纯依靠火力匮乏的空降兵是无法跟重装部队相抗衡的,而且盟军高层似乎对空降作战的效费比也产生了疑惑。此后的日子里,82师和101师这两个精锐的伞兵师再没有被成建制投入空降作战,似乎他们的命运跟德国同行渐趋一致,仅被拿来当轻步兵使用。
但101师用自己的表现证明,即使当作步兵来用,空降兵依旧是精锐中的精锐,能啃下最艰难的战斗,比如巴斯托尼。
1944年底,希特勒拼尽最后的力量殊死一搏,法德边境之间的阿登森林地区硝烟顿起。美国人因为之前的顺风顺水对德军掉以轻心,结果吃了大亏,仅12月17日一天之内就损失近万人,战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德军仿佛有了翻盘的可能。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迅速清醒过来,调兵遣将积极组织防御。正在休整的101空降师被命令去增援比利时小镇巴斯托尼,但泰勒师长在这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他竟然离开部队回国过圣诞去了!
师长大人因此人气暴跌,反倒成就了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101师炮兵指挥官安东尼·麦考利夫准将的名望。
麦考利夫当时年龄比较大,长得也不如泰勒英俊,大概从事的职业是炮兵的关系,脾气也跟炮仗似的干脆利素,开始并不 入艾森豪威尔的法眼。
但是增援命令到达的时候,101师就他一个将军值班,因此也只好由麦考利夫指挥101师的人员和装备上阵,直奔巴斯托尼。
巴斯托尼是比利时一个普通的小镇,因为有四条公路在此交汇面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话说此时德军的第5集团军已逼近巴斯托尼近郊,匆匆赶来的101师匆忙展开防御部署,准备誓死捍卫空降兵的尊严。
艾森豪威尔调101师守巴斯托尼是有原因的,这一仗从本质上讲是复杂地形下的城镇防御作战,101师擅长的小分队作战会有极大的发挥空间,而且上帝保佑,德国人因为害怕断壁残垣会阻塞道路,不敢动用大炮轰击城镇里面的美军士兵,所以麦考利夫一直担心的火力差距问题也得以避免。
唯一不给力的就是老天爷接连一个星期都阴着脸,美军惯常的空中支援战术无法施展,这对于空降兵来说难以适应。
不过既来之,则战之,四面包围又怎么样?补给断绝又怎么样?
冰天雪地环境恶劣还能怎么样?
套用温特斯少校一句台词就是“我们是空降兵,生来就是给敌人包围的!”
冰雪天里很多人的脚都被冻伤了,但是那股扎硬寨、打死仗的劲头让德军不寒而栗。德军指挥官困惑无比,什么时候这些贪生怕死的美国少爷兵也变得英勇无畏了?
为了试探,也可能是碰碰运气,德军指挥官派一个军官给麦考利夫送去了一份言辞恳切、文质彬彬的劝降书,大体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贵军英勇善战,本人深感佩服。可是现今尔等局势糜烂,倘使一味螳臂当车,终究难逃覆亡;若能识大体投降,可保贵部有用之身,他日有缘相见还可痛饮云云……
炮筒子性格的麦考利夫连看完这封信的耐心都没有,提笔给写了一个“Nuts”就把德国人打发走了。
关于这个“Nuts”的具体含义,有人曾做过仔细的考证,得出的结论就是国内所有能上纸面的资料里给出的翻译——“狗屎”。其实看看美国电影里美国大兵听闻“Nuts”后,那邪恶狂笑的表情就能知道,一个毫无杀伤力的“狗屎”能有这样的效果么?
但是为了精神文明,本文也不可能把一句脏话堂而皇之列出,只是暗示诸君:Nuts的恰当翻译是问候德军指挥官的女性亲属。
这一句“Nuts”让101师士气大振,麦考利夫也因此声名远扬,据说巴顿之所以心急火燎的赶去救援和自己毫无瓜葛的101师,就是为了“上帝要我们去拯救有语言天分的人!”
嗯,小乔治·巴顿先生本人也是一个离开脏字就不会说话的人。
最终,在麦考利夫的镇定指挥下,全师官兵浴血奋战,巴顿将军奋力营救,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坚持了十几天的101空降师终于翻盘,与巴顿的第3集团军合力击溃了兵力3倍于已,却缺乏能源油料的德军装甲部队,取得“呼啸之鹰”历史上最辉煌的大胜。
荣耀属于空降兵,属于101师,当然也属于巴顿将军,只不过101师的官兵们一直不买账,多次宣称“101师从来不需要被巴顿拯救!”
101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落脚点确实是一个叫“鹰巢”的地方,不过不是他们胳膊上那支白头鹰温暖的窝,而是纳粹党在南部山区的大本营,包括希特勒、戈林的别墅,当然还有他们丰厚的藏品——这是艾森豪威尔给101师坚守巴斯托尼的奖赏。
这一路向南的行军是轻松而愉快的,路上不断有一些纳粹高官成为俘虏,甚至包括“闪击战之父”的古德里安和地面战出色的空军元帅凯塞林。当然路上也有不愉快,比如解放达豪集中营。
101师的官兵们是最早目睹集中营惨状的美军之一,但不是最先的,否则他们难免跟之前的第45步兵师一样,把那些灭绝人性的德国看守统统枪毙!而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把附近的德国平民抓来掩埋尸体,集中营的罪恶从此为天下人知。
泰勒后来听说第3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甚至还有法国人也想去占领“鹰巢”,这才命令部队加速前进。506团的伞兵们拿出打仗的劲头翻山越岭,第一个闯进了纳粹党的巢穴,一番“扫荡”的结果就是发现希特勒“很穷”,戈林“极富”,E连寄到家里的纳粹纪念品大多都是从戈林的藏品里搜刮的(戈胖子藏的酒也被他们喝光了),而元首只可怜巴巴地贡献了几套镀金餐具,还有一床毯子!
闹够了,101师官兵又开始失落起来,因为听巴顿说他们要被派去日本继续打鬼子,归心似箭的官兵们决定谁也不理这茬。
熟悉日本的泰勒师长倒是对此很感兴趣,据说还曾经用充满激励的语调问过部下“我们曾经在法国、荷兰和德国,打垮过希特勒的精锐部队,现在,告诉我,我们要去哪里?”
结果大家异口同声给他泼了盆冷水——“Gohome! (回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随便换成哪国士兵打最辛苦的一仗的时候最高长官却躲在后方享福,大头兵们也不会理他。于是泰勒只好调回西点军校当校长,麦考利夫顺理成章地接任师长职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01师因为与第82师在资历比拼中落了下风。很多老兵憋了一口气回家了。
麦考利夫这时候干了件很聪明的事,他从哈佛文学院特意找了几个笔杆子出众的小伙子当宣传干事,于是就有了一本叫《兄弟连》的畅销书出世,直接造成了今天101师的知名度大大高于82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