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西山碑亭(万州瑰宝“西山碑”的前世今生)

2024-03-15 04:18   geyange.com

万州西山碑亭

万川毕汇,山山水水造就无数美景;万商毕集,人来人往留下无尽传说。万州就是这样一座拥有美景与传说的城市。然而千年时光荏苒,多少名胜古迹烟消云散,只存在于文献古籍之中,但是有这样一种方式,能让我们穿越时光,领略古时之人看景的真切感受,那便是文人骚客们赏景抒怀然后留下的诗文石刻。在万州,便有着这样一件旷世奇珍,那便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所写、被誉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的“西山碑”。

闹市之中的旷世奇珍

西山碑亭

来到万州区最繁华的高笋塘地段,有一座红墙绿瓦的三层亭阁,亭阁内有一块古色古香的摩崖石刻,这便是珍贵的西山碑了。西山碑原称《黄鲁直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铭》,又名《万州西山南浦行记》,后人大多常称西山碑。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所写的西山碑文融记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极自然、精炼,对万州风光竭尽赞美。被人题刻于高约1米,长2.6米的形如牛心的山石上。共173字,21行,字径大都在10厘米左右。

为了欣赏碑文,得先下三级石阶。碑身所依托的山石如一头趴在地上的大象。碑的四周有红漆木框,外侧有玻璃做的防腐蚀保护层。沿木梯爬上二楼,见四壁悬挂着《黄庭坚年谱》等字幅,可供游人了解西山碑的历史背景。三楼上仅摆一桌四凳,可供游人小憩。

时光穿梭,如当我们回到宋代,会发现如今高笋塘一带并不是一片繁华,而是百亩莲池。池内莲花吐艳,池畔桃李争芳,四周山石参差,美不胜收。沧海桑田,如今高笋塘已经成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商业圈,莲池风景难觅踪迹。而西山碑,仍在原地静静描绘着千百年前万州的绝美风景。

历经九百余年风吹雨打

自西山碑立下之时到如今,已经过了九百余年,除了九百余年的风吹雨打之外,西山碑还经历了些什么?记者从万州区博物馆了解到了许多故事。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二月,黄庭坚贬官后又被召回朝廷,路经万州,受太守高本仲之邀游南浦西山,作《西山记》,后被太守下令刻于石上,这就是西山碑的诞生。

因为西山景色迷人,黄庭坚的留题又有名气,所以吸引了文人墨客相继来游,并留下了不少题刻,题刻文字中多有“步涪翁后”“置酒赏西山”等语。

清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冯卓怀来任万县知县,他是长沙府解元,又精于书法,很看重西山碑,便将西山碑的拓本送给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国藩见后评价很高:“海内存世,黄书第一。”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曾建护碑亭,到了民国初年,更换为三层琉璃瓦新亭,后遭破坏,现存碑亭为三层六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

1929年前后,书法家刘孟伉居住万县,在环城路以卖字为生,见西山碑风化日重,就搜集早期拓本,集字复刻,刻于一块梨木上。

建国后,政府更是多次拨款修缮包括西山碑、流杯池在内的宋代文化遗迹。2000年,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也对西山碑的亭体、亭面以及石碑周围的木结构进行了维修或更换,并对石碑进行了防风化剥落处理。2017年,在万州区文物管理所的安排下,又为西山碑亭拆除已经被腐蚀的旧大门,换上了新的红漆木门。

或许正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西山碑的追捧以及保护,才让它历经千年风霜而不磨灭,让它保存至今,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千年之前的万州风光。

大书法家的晚年力作

碑文及释文 

原文: 庭坚蒙恩东归,道出南浦。太守高仲本置酒西山,实与其从事谭处道俱来。西山者,盖郡西,渡大壑,稍陟山半,竹柏荟翳之门,水泉瀦为大湖,亭榭环之,有僧舍五区,其都名名日:‘勒封院’。楼观重复,出没烟霏之间,而光影在水。此邦之人岁修禊事于此。凡夔州一道,东望巫峡,西尽存阝马阝,林泉之胜,莫与南浦争长者也!寺僧文照喜事,作东西二堂于茂林修竹之间。仲本以为不奢不陋,冬燠而夏凉,宜于游观也。建中靖国元年二月辛酉,江西黄鲁直题。 

释文: 庭坚承蒙皇帝恩诏复官,乘船东归,途经万州,太守高仲本在太白岩设酒宴招待,并邀请他的属下谭处道一同前来。西山在太守衙门的西边,渡过一条大溪沟,稍稍爬到半山腰,便见翠竹古柏郁郁葱葱,浓荫蔽日。有一个拦蓄泉水造成的大湖,环绕大湖有许多亭阁、水榭,其中有佛教寺庙五所,总的名字叫“勒封院”。这些楼观层层叠叠,翘角飞檐,在云蒸霞蔚中时隐时现,把影子倒映在水里。本地人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来这里举行消灾祭祀活动。整个夔州道所属的地方,东起巫峡,西至宜宾,若论风景之美,真没有哪一处可以和南浦相比呀!勒封院的和尚文照喜欢搞建设,在茂林修竹之间修建了东、西二堂,高太守认为既不奢侈也不简陋,冬暖夏凉,实在是个适宜人们游玩观光的好地方。

关于西山碑的作者黄庭坚,万州区博物馆副馆长颜泽林将他的来历以及西山碑的故事详细地告诉了记者。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州居士,江西修水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

黄庭坚23岁中进士步入仕途,做过十几年京官,后被贬谪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涪州即今涪陵区,黔州即今彭水县,均属重庆市)。再后来宋徽宗登基,想起了黄庭坚这个人才,便召他复出做官。这年黄庭坚已56岁,他当时的心情,完全可以用“漫卷诗书喜若狂”来形容。

黄庭坚乘船顺江东下,在早春二月的一天抵达万州(旧称南浦),应南浦太守高仲本之邀,到西山游览饮宴。面对如诗如画的西山美景,黄庭坚喜上加喜,挥笔撰书《西山记》,赞叹:“凡夔州一道……林泉之胜莫与南浦争长者也!”

此《记》既是一篇记事、状景的优美散文,又是黄庭坚在书法艺术成熟期和心情特别舒畅时书就的一通行书力作。通碑朗润清新,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透着春天的气息。因而西山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颜泽林还向记者介绍到,现存最长的黄庭坚大字行楷《砥柱铭》是其晚年大字行楷书风格确立之初的开山之作。而万州《西山碑》,落墨在《砥柱铭》5年之后,更是集其晚年风采之大成。除了艺术价值之外,碑文所描写的宋朝时期高笋塘一带的地理地貌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记者 向韬

实习生 余东 文/图

编辑: 周晓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