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自论语的什么意思【精选】
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
——(德)歌德
只要丢失了追求的信念,就会苟安于平庸的生存。
——佚名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心中之“怨”,为人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怨”之心理,或为向外泄愤,而责怨于人;或为责怨于己,而无怨于人。对“怨”的心理探究,可以看出人内心的价值追求和修养水准。
今天,我们就围绕“怨”之心理内涵,来谈一谈人的心性修为以及“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心理机制问题。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思想论说,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在这一论说中,孔子是从伯夷、叔齐两名贤者的人生操守中,揭示“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人生道理。人生的“无怨”,既是修为之果,又是人生价值体验。在内心无怨中,我们可以感受怡然自得的坦然,进而领会无悔、无愧的精神意义。
人生修为:求仁而得仁,则无怨。
我们常说,怨天怨地不如怨自己。怨自己而责诸己,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创造机遇,而无怨恨于人,无责怨于社会。人生能有几回搏,能尽其性命之自由,则有何怨!
人生之怨,既可有千千万万,又可为一无所怨。怨或由外在所起,然必由心生。我们虽无法改变外在而来的令人生怨之事,但可以改变内心,使之强大而不使心之怨由感以生。“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的论说,就内涵“怨”的心灵机制。非有乐道乐仁之人生信念,则难于无怨于贫。
责怨于人,常缘于心里面感到不平。心念、情绪之“怨”,往往因过于计较自身的利害得失,而埋怨他人的不配合,抱怨社会的不公。“怨”之心理,因不满意自己的处境、境遇,而或责备于人,或归咎于社会。
任由外在之感染而生怨者,常多是责怨于人或社会,而过分强调外在客观原因对己的影响和伤害。面对不利的境遇和环境,若不能求诸己,检讨内因,而一味地责诸外,推卸责任,就会丧失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心之生怨,既由责于外而至,则无怨必是求诸内的心灵转换,亦即是价值观的改造和重塑。“求仁而得仁”,就是这一价值观或趣向的变换。内心若有尊德乐道的价值追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则必是怨怼不生。
人生的无怨,在于求诸己的尽心做为,而不推脱责任,徒怨于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下学而上达”,由我可致。尽天命之性,“欲仁而得仁”,故能不怨天尤人。
心中无怨,非是被动消极的无奈之举,也非是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安慰,而是人格自主的选择,更是人生别有乐趣的追求和取舍使然。在孔子看来,既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之志趣,岂有抱怨社会无道之闲心?
人生修为:求仁而得仁,则无悔。
朱熹在解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上,认为“怨”当为“悔”之义。人生无悔,乃缘于“求仁而得仁”的尽己性命之价值抉择和作为。孔子的“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思想,就在揭示谏言父母而“见志不从,又敬不违”的内心体验。己之性命得以尽,尽了自己的本分,安分理得,就不会后悔所为。
孔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一说,乃由伯夷、叔齐之贤能事迹而发。“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心中寡怨的因由,在于“不念旧恶”。之所以能“不念旧恶”,就在于尽其理义之分。心中坦坦荡荡,为仁弘道,则“旧恶”何容于心?
人生不能无求,而求或不得则常人不免心生埋怨。尽性而不求诸外,方能不患得患失。“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求仁”,是“求在我”者。“得仁”,是“有益於得”者。尽己所当为,得其所能得,则人生何有悔?无悔于内,则无怨于外。
伯夷、叔齐二人,皆因谦逊辞让其尊位而见贤。伯夷以父亲授命于叔齐,故不接受叔齐之逊让;叔齐以天伦为重,欲逊让于伯夷,故不受父命。二者皆求合于天理之正,得于人心之安,故终无怨悔。
人生若能有人格的坚守和道义的乐趣,终身行之,做了当作的事,尽了应尽的本分,必然不悔所为。无悔于己之选择和作为,就必然不会因自己坚守所遭受的外在穷困处境或不利局面,而怨天尤人。
每个人的一生,若能修为于“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之敬,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原则,为仁弘道不畏任重道远,就能于“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获得中,体验无悔的人生抉择和作为。
人生修为:求仁而得仁,则无憾。
人之一生,心中无宿于怨,既是自己身心修养所得的一种心灵体验,又是对自己所作作为效验后果和作用影响的心灵感受。无怨、无悔和无憾,三者具有心灵体验上内在的价值联系。
人生无怨,注重从厚责诸己而尽己性分上言;人生无悔,侧重从内心价值选择和所作所为上言;人生无憾,侧重从尽心尽力、有所作为上言。无怨,方能无悔;无悔,方能无憾。
人生选择无悔,方能人生无憾;人生无憾,必然人生无悔。无悔于内心的欲仁得仁之为,必然无怨于外。人生做到“克、伐、怨、欲不行”(《论语·宪问》)固然不易,然无怨无悔的欲仁成仁则更为难能可贵。心中无怨,或是由于外在之得的尽如人意,但这非是尽仁之分定的无悔。只有无悔于仁义性命的尽心,方能体验践行仁道自强不息精神的无憾。
为人所怨而责诸外,必不能责怨于己而修诸己。“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放于利而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岂能不为人所怨?不能责诸己而正道以行,何来欲仁得仁之无怨?
人之一生,在“求仁而得仁”中,既能体验人生价值抉择的自得其乐,又能感受人性自得的独善其身,故能无悔无憾。内心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愧无憾,则必然无怨无忧。
人生若丢失了欲仁得仁的追求信念,就会苟安于平庸的生存,斤斤计较于外在的得失,一有不如意便会责怨于人;人生若丧失了为仁弘道的希望,则灵魂就会无有指导,而随波逐流,回味一生必有后悔遗憾。
选择人间正道,放弃同流合污;选取性善人生,舍去不义富贵;追求道德人格,不畏颠沛流离;崇尚自尊体验,蔑视威武胁迫;坚持勇往直前,摒弃瞻前顾后。有此别有洞天之人生乐趣,既能杀身成仁,又可舍生取义,则生有何惧,死有何畏,必能无悔无憾。
孔子的发自内心灵魂之论说,给予我们的人生价值启示是:
你选择了无怨无忧的自己,也就意味着追求高贵的自己;选择了追求高贵的自己,也就意味着人生的无愧无悔;选择了无愧无悔的人生,也就有了一生的无有遗憾。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