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空的名言 色即是空

2023-02-17 13:19   geyange.com

色是空的名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论是佛教的一个相当完整和细致的思想体系。“色空理论”是关于自然层面上的理论,也是佛教宇宙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佛教的这个理论也是佛教宗教理论体系的一个基石,如果没有“色空理论”,佛教的其他理论实际就无法成立。

具体来说,佛教认为,人的心(即意识)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这个“色”,不是女色的“色”,而是指世界万物。

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世界是由四大因素构成的。这四大因素为“地、水、火、风”。当世界处于四大因素的原始状态时,就是所谓的“空”。

佛教认为,四大因素是由于因缘构成万物,而万物又会因为因缘复归和还原于四大因素。世界实际上就是在原始状态到现实,再从现实还原分解成原始的四大因素之间循环。也就是由色到空,由空到色的不停循环。佛教认为,这个空色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一个循环结束,另一个循环开始,佛教称其为"轮回"。请注意这是佛教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基本根据。

这是色空理论的第一层意思。

释迦牟尼佛进一步认为,这种由空到色,由色到空的轮回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种无穷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只有无穷的灾难和痛苦,没有任何进步的含义在里面。因此,这个轮回的过程也是“空”。

这是色空理论的第二层意思。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结论是,四大因素是空;色是短暂的,最终归于空;由空到色、由色到空的过程也是空。而且,色是由四大因素构成的,是由因缘而成.除去因缘,两者相同。而因缘实际也偶然,也不是永恒,因而也是“空”。这就说明,在本质上空与色是等价的,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空既是色,色即是空”,一切皆空。

值得一提的是,色空理论是导出佛教修行目标的基础。释迦牟尼佛认为,世界万物不论眼前多么辉煌,终将复归于四大因素,终将变为“空”,而且就是这个过程也是没有意义的,也是“空”,正因为这一切都是空的,所以要寻求一个有意义的东西,要寻求一个永恒。

任何宗教都寻找到了自己认为永恒的东西。基督教的天堂是永恒,中国道教的成仙是永恒。而佛教认为,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永恒,就是实现“涅磐”。只有涅磐才有意义,实现涅磐可以不空,因为涅磐是永恒,不再轮回。

实际上这就是佛教"色空"理论的基本意义。

顺便说一下,和西方哲学思想比较起来,佛教的色空理论与西方的自然社会发展进步论有根本性的区别。因为西方哲学对过程的发展也含有循环和重复的观念,但西方人认为这个循环和重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总是进步的。但释迦牟尼佛则认为这种循环和重复一点前进和发展的意义也没有。

总之,"色即是空,空既是色"的空色观,是佛教独特的思辩,是佛教对宇宙的基本看法。也有的人们把佛教说的"色"解释为女色,那就过于简单去理解佛教的这个理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