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过的名言 怎样理解张爱玲的名言
忽然看到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就顺手写一下吧。题主说的应该是“出名要趁早”,不是“成名要趁早”吧
张爱玲的这句话“出名要趁早”,出处是1944年9月上海杂志社出版的《传奇再版的话》,收入《传奇》再版本。
原话是这样的: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了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这可以从张爱玲的性格分析,张本身是虚荣的,名利享乐哪个也不能少,张爱玲还曾对弟弟说:“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生,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
而这种追求名利的性格是和成长经历分不开的,张爱玲出身于贵族家庭,是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优越感,养成了她孤傲的性格,但是无能放荡的遗少父亲,家中的暴君,恶毒的后母,使得整个童年处于一种痛楚的状态,那句“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正是心灵痛苦的真实写照。受西方理性思想影响,追求独立的母亲,感情淡薄,父母东西文化的差异,处事风格的隔阂,整体的家庭气氛处于一种矛盾压抑的状态,再加上母亲的离开,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张爱玲一生对于母爱的鄙夷,在缺乏爱的环境成长,养成了尖酸刻薄自私的性格。
家道中落,使得虚荣心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支撑,进而造成一种自卑的性格。张爱玲作品的畅销,一扫其身心压抑的阴霾,可以经济独立,远离父母的家庭,奇装异服,更是追求存在感的表现,“出名”成为张自卑心理下的精神支柱,难怪如此急迫。
而享乐的性格是对于现实的逃避,身处乱世,“一切都是那么虚幻,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想去英国读书,却因为战争只能去了香港,而香港也陷入炮火硝烟中,“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在张的心中,文明不会长久,社会不会长久,爱情不会长久,不如抓住现实的快乐,而出名后的金钱,则是享乐的资本。
张爱玲这么说可能有直接的原因,柯灵曾劝她不要在有日本背景的《杂志》上发文章,但张爱玲还是选择了《杂志》,只因它的名气、影响、财力最大,出名更容易。在出《传奇》初版本时,柯灵又劝她不要着急发表,“等河清海晏之时”,“以她的才华,不愁不见知于世,希望她静待时机,不要急于求成。”然而“她的回信很坦率,说她的主张是`趁热打铁'。”这句话出自传奇再版的前言,也许就是对柯灵的再次回应吧。
许多人只是注意到张爱玲的声名鹊起,却忽视了作品流行时间的长短,张爱玲晚年在《对照记》中曾经有这么一段话
“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1943年,二十三岁的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此次,她一发不可收拾,在两年的时间里,在当时著名的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几十篇,如小说《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等。
确实是早早的出名,然而绚烂的时间如此短暂,五十年代,张爱玲离开大陆,远奔香港,进而隐居美国,生活几度艰辛,鲜有作品问世,比较出色的作品不过是一部《色戒》,作为才华横溢的小说家编剧,创作的生涯如此短暂,不禁让人唏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