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立意新颖却遭后世多人反对【精选】
晚唐诗人杜牧在写怀古诗方面很有造诣,写出了很多立意新颖,比较有水平的作品,比如他路过乌江亭时写下的这首《提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写的是楚汉之争的故事,在秦朝被推翻后,刘邦和项羽开始争夺天下。经过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击败,他带着少数兵马突围跑到乌江边,当时曾有人劝项羽乘船逃到南方,重新组织军队,再和刘邦争夺天下。而项羽经过这次失败,已经失去了信心,就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从此,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了汉朝。
对于杜牧来说,项羽乌江自刎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楚汉之争也早有了定数,但杜牧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胜败兵家事不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打仗谁输谁赢都有可能。接着他又说“包羞忍耻是男儿”,能屈能伸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受点挫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什么羞愧、屈辱都可以忍一忍。
从前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对于项羽自刎是持有批判意味的。果然,接下来杜牧则直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江东人才济济,如果项羽能够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杜牧对项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他胸襟不够宽广,意志不够坚定,不该就这么早早认输。虽然杜牧的诗中有“败不馁”的道理,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他认为项羽可以卷土重来的定论却遭到后世多人反对。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羽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从来,决矣。”
而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更是直接在杜牧的题诗后接着题诗一首,表明自己不认同杜牧的看法。
叠题乌江亭
宋代: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自从垓下之战后,项羽就败局已定,虽然江东之地有很多人才,但他们怎么肯跟随已经丢掉人心的项羽卷土重来呢?
从上面两首诗中可以看出,怀古诗和写景诗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都是诗人看到某处景色而作,但怀古诗更侧重于评论,而不是去描写景色本身。